[诗文随笔]栏目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09-6-30 10:44:53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1554
 
实践的呼唤  前进的脚印 
——从“破冰之旅”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想到的
张立明
 
    参加4月10—12日在苏州召开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受益非浅、感慨良多。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瑞林称之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新的开端和破冰之旅,意义确实深远。据自己所知,这还是第一次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处、红十字会和大学共同主办的,由社会学专家、教授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可谓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确实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红十字运动100多年来在理论和工作研究方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必然要求。
    有三位伟大的哲人说过这样三句话: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中国红十字运动也是如此,从它诞生到事业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传播、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
    在有着仁爱文化传统的中国,红十字会之所以诞生于日俄战争的1904年,是为拯救和保护饱受战乱之苦难民之需要。而此前,已经历了多年的舆论宣传。如上海《申报》自1898年5月至1899年4月,就先后发表了《创兴红十字会说》、《红十字历史节译》、《红十字会说》、《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说》等文章。孙中山、孙淦分别翻译和出版了《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和《博爱》一书,这些知识介绍和理论阐述,使国人和清政府认识了红十字会,并为它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在战争年代,随着战场救护、赈济救灾和其他业务工作的拓展以及组织发展的要求,中国红十字会先后创办发行《人道指南》、《中国红十字会杂志》、《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会务通讯》、《红十字月刊》,既是向社会大众传播红十字知识的重要媒介,又是理论探讨、指导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收录的八篇论文可以说是其中的精华、代表。其中关于人道主义的作用、红十字会服务信条、红十字会的基本原则、红十字会的基本任务、红十字会的性质与任务、募集事业基金的意义和如何举办红十字周等文章,至今仍有学习、思考、借鉴和指导的价值。如“服务社会、博爱人群”的目标、扩大三大财源(会费、募捐、遗产馈赠等公私协助)、四种宣传方式(图文、口头演讲、电影戏剧、业务活动表演)等等。特别是关于“红十字会服务人群,不仅是消极的救济,而是积极的寓教育于服务,唤起民众,人人互助,自助助人,减免灾害,增进幸福”的观点,仍很有现实意义。正是这些理念的指导,中国红十字会在极为艰苦的战争年代,除战场救护、救济灾民外,在社会服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留下了光荣的脚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作为“人民卫生救护团体”,为交流研究和指导工作,中国红十字会于1950年9月创办《新中国红十字》。李德全会长根据新的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的成果,在《新中国红十字》第5期发表《新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方向与发展步骤》,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指导了全国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红十字会除大力开展群众防病治病、普及救护和卫生知识、培训红十字卫生员、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外,在协助政府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组织赴朝国际医防队、开展民间外交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其他团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的红十字工作呼唤着理论的指导。1980年《中国红十字》(后改为《博爱》)杂志复刊,1987年开始创办《中国红十字报》。北京市红十字会把新形势下的红十字工作基本任务概括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成了广为流传的红十字工作的指导思想。1985年6月中国红十字会“四大”修改章程中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以实行人道主义为宗旨”,人道主义前面取消了限定词,不能不说是个重大突破,大大拓宽了红十字会的人道工作领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宣传部长熊世琦在1988年11月5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的《红十字人道主义思想的起源用其在我国的发展》,第一次提出“红十字人道主义”这个概念并进行阐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四大”提出“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红十字会”到“五大”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会”,既是理论探索的初步成果,又为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重大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会新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在立法上的重要成果。同样,“以法建会、以法兴会、以法治会”又是新的工作任务和理论研究的课题。中国红十字会“六大”以后,根据顾英奇常务副会长的要求,总会曾连续两年组织“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研讨,不过当时范围太小,主要有袁天义、梁少华、何钟生、张霞、龙军胜等十来位红十字会专职干部参加,但也还是有所收获,对“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也有初步轮廓的概括。中国红十字会“七大”将依法建会的基本思路和方略概括为“一、二、三、四、六”,对全国红十字会推进理顺管理体制、开展三项博爱工程和理论研究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红十字会“八大”提出了“加强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增强工作的自学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并将其列入五年发展规划。为了提高工作研究和理论指导的层次,总会与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红十字事业发展战略、理顺红十字管理体制等课题研究,总会多次召开“红十字博爱”高层论坛和组织建设、宣传筹资、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红十字青少年等专项工作的研讨和培训班,有力地指导了各地工作的开展。总会还多次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等论坛,彭珮云会长和江亦曼、苏菊香、郭长江、王海京等几位领导都带头参加并发表演讲,同时积极参加其他部门和有关省、市红十字会举办的论坛,在加强和支持理论研究、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指导实际方面起了示范作用。
    在总会倡导和支持下,有些省、市、县(区)红十字领导重视理论研究,出了许多好的成果。湖北省红十字会1990年8月公开出版的《闪光的红十字》(尤新德著,湖北科技出版社)一书,除介绍红十字基本知识外,理论探讨与工作研究就有15章,至今值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学习和思考。上海市红十字会先后公开出版了《红十字理论与实践》、《社区红十字服务》等书,汇集了社会学专家、有关部门领导和红十字工作人员撰写的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和经验总结。济南市红十字会2005年10月出版了《红十字精神与建设和谐社会》一书,同样很有现实意义。苏州市红十字会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于2005年合作成立的“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首次实现了大学研究机构和红十字会组织、专家学者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资源共享的长期合作,迅速彰显出明显的优势。池子华教授带领一批年轻学者致力于红十字运动研究,其队伍的规模、资料的占有、研究的范围可能在全国位于前列,许多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红十字运动历史研究的空白,其工作得到了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和总会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彭珮云会长的赞扬和肯定。
    江苏省红十字事业“十一·五”发展则划已列入了省“十一·五”社会事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强红十字理论研究和建立研究基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且已列入了省财政专项预算之中。根据吴锡军会长要求,2006年11月省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举办了“以博爱心怀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交流研讨会。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马文德,哈萨克期坦国家红新月会代表团,德国勃兰登堡州红十字会、挪威援华项目、国际SOS组织和港澳台地区红十字组织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外资企业老总、南京大学和省社科联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共150多人参加研讨,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海京受江亦曼常务副会长委托到会发言。不久前,省红十字会与苏州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将其作为“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
    以上只是我国红十字运动理论探讨和工作研究的太仓一粟,但仍从中看到了理论研究对实践指导和事业发展前进的脚印。“外促和谐世界、内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机遇需要红十字会更加有所作为,新的实践呼唤着在更广阔的背景和更高层次上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指导,中国红十字会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部署和开展红十字运动研究。在这次研讨会上,江亦曼常务副会长不仅宣布即将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理论研究会”,而且明确了三项指导原则,初步提出了历史、理论和应用(实用性)三个方面研究的课题,令人振奋和鼓舞。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灿烂之花将绽放,并必将结出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丰硕之果。
(作者为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红十字光辉照千秋
——献给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
葛毓臣
 
在瑞士苏黎世的苍松翠柏间,
一座白色的大理石纪念碑高耸云天。
石碑正面:一位白衣战士跪在地上,
给一个伤兵喂水喂饭。
石碑背面:镌刻着一个闪光的名子:
“琼·亨利·杜南”。
石碑下,人们久久地瞻仰——
他那可亲可敬的风采,
石碑下,人们深深地缅怀——
他那光辉的业绩、卓越的贡献……
 
(—)
 
时光闪回一百年前,
一八八七年七月的一天,
一位两鬓银丝的老人,
在瑞士海登小村孤独地蹒跚。
孩子们注视着这个忧郁的人影,
弯腰驼背实在可怜!
他住在“天堂”旅馆,
却没有一件换洗的衣衫。
人们以为他年事很高,
其实他才走过人生的五十九年。
贫困的生活、不幸的遭遇,
逼迫他到这里避难。
他的右手因患湿疹发炎,
连握笔写字都十分困难。
他却顽强地用颤抖的手,
书写着坎坷奇特的自传。
呵,他的生活是那么寂寞冷清,
但不是只有枯燥和厌烦;
回首往事是那么令人心酸,
可也曾有过快乐和笑颜……
 
(二)
 
一八九五年的一天,
一位记者来到海登医院。
同这位神秘的老人,
进行了彻夜长谈。
老人激动得嗓音沙哑,
泪花滚滚滴湿了衣衫。
那炽热的感情再也压抑不住,
象开闸的激流奔腾翻卷!
博恩布尔格尔的报道,
象来自天外的一块陨石,
掉进平静的日内瓦湖,
顿时激起汹涌巨澜!
瑞士全国轰动了!
整个欧洲轰动了!
谁曾料到,那穷困孤独的隐士,
竟是红十字的创始人杜南!
法国人民为了杜南的事业,
发动了一次公开的募捐,
一千名俄国医生一致决定:
把“莫斯科奖金”赠给杜南。
一些国家的红十字组织,
推举他为荣誉会长、荣誉会员。
亨利却把全部奖金,
全部向慈善团体捐献。
 
(三)
 
一八二八年五月八日,
杜南生于一个商人之家。
父母有着良好的教养,
宽厚豁达与人为善。
“对人要体贴关心,
要乐于助人解决困难”
父母的教诲和行动,
使他幼小的心灵
罩上了人道主义的光环。
在他十九岁的时候,
便经常利用空闲时间,
走访病残的人们,
给他们热情的帮助和温暖。
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
走进日内瓦监狱的高墙深院,
朗读历史和科学书籍,
用人道和知识感化案犯。
他发起成立了基督教青年会,
热心帮助老弱病残,
他们高举起人道主义的旗帜,
呼吁把奴隶制度埋葬九泉!
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尊严,
年轻的银行家,
两眼盯视的不是万能的金钱。
而是不幸人们的苦难,
两手没有伸向发财的市场,
而是啼饥号寒的深渊!
 
(四)
 
战争——这个罪恶深重的魔鬼,
它给人类带来多么巨大的灾难!
一八五九年六月,
索尔弗里诺战役进入最后阶段。
战斗虽然仅仅十五小时,
法、奥两军死伤却逾四万。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令人目不忍睹毛骨悚然!
杜南来到卡斯蒂利奥镇,
那里的情景更为悲惨:
九千人拥挤在街道和教堂,
苍蝇乱飞、血污满地、臭气薰天。
小镇徘徊着死亡的幽灵,
痛苦的哀嚎撕心裂肝:
“水,快给我水,
我受不了这痛苦的熬煎……”
杜南忘掉了自己的一切,
日以继夜地抢救伤员。
他用仅有的医学知识,
为伤兵包扎止血、清理创面,
他用臂腕托起伤兵的头颈,
倾听垂死者的血泪遗愿……
他动员牧师和居民,
建起一个个救护站,
抢救伤员的生命,
给他们喂水喂饭。
“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面对苦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杜南的肺腑之言,
拨动了众人的心弦,
多少濒临死亡的士兵,
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
 
(五)
 
索尔弗里诺的战火,
虽已熄灭了两年,
那腥风血雨的疆场,
却天天在杜南的眼前浮现。
对战争深恶痛绝的烈火,
时时燃烧在杜南的心田!
他怀着无比的愤怒,
怀着对死难者的同情感,
写下了《索尔弗里诺回忆录》
一八六二年在日内瓦出版。
一字字,
都凝结着伤亡士兵的血泪,
一句句,
都是刺向战争祸首的利剑!
杜南的著作引起强烈的反响,
一位学者写了自己的观感:
“读着这一页一页的控诉,
我内心的感情深受震撼!
它较之荷马的史诗,
更优美万千!
每个读完这部著作的人,
都会燃起诅咒战争的怒焰!”
杜南在书中向社会大声疾呼,
向各国首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战俘,
确保伤员的中立和生命安全,
组织志愿救护者团体,
不分国籍、种族和政治信念。
抢救战场上的伤残病号,
以补充军队中的医务人员……
有力的呼吁,衷恳的建议,
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称赞!
法国的大作家雨果,
向杜南致以诚挚的祝愿,
一些国家的王公、贵族,
也表示支持杜南的真知灼见。
“回忆录”象嘹亮的号角,
唤起人们对和平统一的渴求,
“回忆录”似进军的战鼓,
激励人们为人道和公正而战!
 
(六)
 
杜南的人道主义事业,
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从此他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
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勇向前!
日内瓦公共福利会,
一致同意杜南的意见,
决定成立五人委员会,
于一八六三年二月创建。
一八六三年十月间,
十六国政府的代表相聚日内瓦湖畔,
召开首次国际性会议,
杜南担负大会秘书的重担。
大会提出成立民意救护团体,
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草案。
为了表示对杜南先生崇高的敬意,
为了表彰东道国对会议的贡献,
代表们一致同意,
以瑞士的国旗为标志——
五个正方形组成的红十字,
镶嵌在纯白底色中间。
一八六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是红十字宪章通过的一天,
从此国际红十字会宣告成立,
红十字运动开始了新的纪元!
在红十字的光辉照耀下,
一八六四年八月间,
十六国再次召开会议,
通过了“日内瓦公约”的条款。
它改善了战地陆军伤员的待遇,
它是以后所有“日内瓦公约”的发端,
从此,红十字事业
在五洲四海名声大振、蓬勃发展!
 
(七)
 
为了推进自己的人道观点,
杜南耗尽了精力和金钱,
他无力经营父亲创办的银行,
背上沉重的债务宣告破产。
从此他陷入贫困的境地,
生活何等凄苦艰难!
他付不起房租,
只好蜷缩在车站的长凳上度过寒冷的夜晚。
他饿得头昏眼花,
口袋中却没有买一块面包的钱!
百万法朗的债务,
没有把杜南压弯!
饥寒交迫的生活,
没有把事业中断。
他上书金尼皇后,
提出改善战俘境遇的意见,
他参加战地服务队,
到前线救护慰问伤病员。
在巴黎公社期间,
杜南以高度的热情和勇敢,
从巴黎联邦的屠刀下,
营救出大批难民和伤员。
 
(八)
 
一八九○年,
杜南在海登创办了一座济贫院。
六十二岁的杜南,
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点。
两年后,他住进这个疗养院,
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十八年。
一九○一年,
他获得了首次诺贝尔和平奖金,
表彰他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一九一○年十月三十日,
一颗璀璨的巨星熄灭了它最后的光焰,
杜南——为红十字事业奔波一生的勇士,
永远闭上了疲劳的双眼……
 
(九)
 
巍巍青山垂泪,
茫茫大海呜咽。
呵,亨利·杜南——
你是善良的化身,
你是公正的法官,
你是和平的天使,
你是人道的典范!
你的高尚行为,
如江河行地;
你的卓越功勋,
如日月经天!
你的光辉形象,
将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你的壮丽事业,
千秋万代金光灿灿!
呵,伟大的亨利·杜南,
离开我们已有九十多年。
他未竟的宏图夙愿,
正由千百万红会会员实践,
他崇高的人道思想,照耀着人们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山东省红十字会)

 
微尘有情  再铸大爱
青岛市红十字会
 
    2004年的最后一天,一对中年夫妇急匆匆地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掏出五万元现金,说要代朋友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在为他们开具捐款收据问到姓名时,这对中年夫妇说:“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的这位朋友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她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如果非要留名的话,就写上‘微尘’好啦。”中年夫妇提到的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人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一场寻找“微尘”的活动悄然拉开了帷幕。
    就在寻找“微尘”的过程中,在岛城的一家医院里“微尘”再次出现,而这次“微尘”的出现又显得更加的神秘。
    江苏省赣榆县的普通农民柏莉,和丈夫一起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工,身患肿瘤瘫痪在床,眼看着手术时间越来越近,医疗费还是有数千元的缺口。病房里的柏莉心中十分焦急。可就在第二天早晨,柏莉在枕头底下突然发现了3000元现金,在留下的纸条上赫然写着“微尘”的字样。
    一个“微尘”没有找到,却涌现出成百上千个“微尘”。在青岛的大街小巷,在机关、部队、学校、工厂、农村,在一个个募捐站上,你会频频听到“我叫微尘”的自豪回答;在一本本募捐册上,你会屡屡看到署名“微尘”的一笔又一笔捐款。
    朋友们,一个“微尘”也许真的微不足道,但千千万万个“微尘”却足以汇成爱的海洋。
    去年的9月14日晚,一辆江苏牌照的救护车驶进青岛解放军401医院。来自江苏赣榆一岁零两个月的女婴彭真真,因被搅面机绞住手臂,情况十分危急。手术室外,当真真的奶奶得知手术治疗费用需要几万元的时候,不禁失声痛哭起来。这哭声惊动了住院的市民,当人们得知真真和其家人的境况后,纷纷解囊,慷慨相助……
    第二天上午,当真真的爸爸赶到401医院时,真真的奶奶告诉他,孩子得救了,前期的费用已经有好心人帮助给交上了。奶奶说,好多与自己口音不同,跟自己从不相识的人们都来帮助咱们,可是因为自己不识字,连一个恩人的名字都没记下来,不知道日后该怎么报答人家呀!
    其实,感受到青岛 “微尘”之爱的岂止是彭真真一家人。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江苏媒体刊发的一篇评论吧:
    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爱的举动,怎样把一个惨烈的事故修补为温馨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愈显动人,是因为对异乡市民的真情演绎。
    作为一个全国文明城市,青岛的确让人们见识了它的心态,那就是包容。那些善良的青岛市民的举动代表了城市的行为,他们没有在捐助上留下地址和姓名,但是,对于一个异乡人来讲,这些好心人都有同样一个地址:青岛,都有同样一个名字叫:“微尘”。受助的彭真真的父母毅然将彭真真的名字改成彭青岛,将这份爱铭刻在孩子的生命里,以后,每当有人呼唤这个名字,那都是对这座城市的传颂……
    是的,在这个弥漫着“微尘”爱心的城市里,真诚、善良、包容和高尚成就的爱心,就像我们的血液、我们的心跳、我们的呼吸一样与我们同在。作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而感到自豪。
    青岛的“微尘”引起了公众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国内的各大新闻媒体,都对此多次予以报道。
    2005年“微尘”全票当选了第二届“全国十大公益之星”状元,并在“中华慈善奖”中金榜题名!2007年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同年“微尘”以它的“大爱无声”当选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从而成为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爱心群体。
    正如“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对“微尘”给出的感动印象所说:“它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它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微尘”,因为“微尘”就在你我身边,就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微尘”精神的感召,悄然作着“微尘”的善举,他们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甚至他们的信仰、肤色和国籍也不同。但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当别人、当社会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挺身而出,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来证明:我就是“微尘”。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岛城人们的心,众多的微尘们更是空前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让微尘这个名字再一次家喻户晓。
    5月13日清晨,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大清早就赶到了办公大楼,可前来捐款的市民比我们来的更早,早已将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会领导当机立断将捐款点搬到楼下大厅,添加桌子、添加人手、添加点钞机,全会工作人员一起上阵。即便如此,捐款的人流还是越来越多,竟然排起了十几支长长的队伍。
    面对着象潮水般涌来的捐款人,面对着象春笋般涌现出的志愿者,我们的心被感动着、震撼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引爆了全市人民心底那储备已久的善举,将一座城市心灵深处最原本的善良和仁爱空前的展现了出来!
    同事们都一直沉浸在这份感动中。
    怎么也不能忘记,在数以万计的捐款者中,有这样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哭着告诉我,她的儿子患病常年卧床无法行走,可当孩子从电视机中看到灾区受伤和遇难的小朋友时,心里十分难过,哭着央求妈妈说,他的病可以先不治,但一定要先救救灾区的孩子,是他让妈妈将攒下的一万元治病钱先拿出来捐给了灾区……,当我们向这位母亲索要联系方式准备日后看望这善良的母子时,却被她婉言谢绝了。“现在灾区还有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和亲人成了孤儿,我们应该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说完这些话,这位母亲就默默的走出了捐款大厅。至今我们也不知道这位母亲的真实姓名。
    亲爱的朋友们,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脆弱;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懂得爱!这是一位深懂人间大爱的坚强母亲!
    截至2008年6月底,仅我们红十字会就收到捐款捐物2.57亿元。这其中留下微尘这个名字的,占所有不留真实姓名的捐助者一半以上。正如一名留名微尘的年轻姑娘曾对我说:“在这个全社会都奉献爱心的时刻,我愿意通过自己的这次捐款而成为微尘中的一员”。
    让我们感动的是,就在这地震捐款中,岛城的第一个微尘又先后两次委托亲友捐出20万元。让人们再一次在感动中见证了微尘爱的善举、爱的胸怀!
    让我们感动的还有这样一位年近花甲的微尘,这是一位自幼患有骨炎行动十分困难的老年妇女,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她得知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乘着公交车冒雨辗转赶到红十字会,非要捐上一千元钱。“只要有共产党在,我们什么困难都能扛过去!”老人含着泪留下的这句话,感动的所有在场的人都落了泪。
    还有一位市民在捐款后留下了“中国力量”的化名,他这样向我们解释这一化名的含义,他说“2008年老天爷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考验,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我们更要团结一心,让世界看看我们的中国力量!”这话语道出全国人民的心声,这话语掷地有声,更催人奋进!这是微尘精神在新时期的升华。
    让我们感动的还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捐赠者。进门后她一句话也不说,只在纸上写下了她想捐款的愿望,原来这是一位聋哑人。她从上衣内侧的口袋里掏出1300元钱和一张存折,这是她的工资存折,当看到存折上仅剩14.90元时,我和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为她办完手续后,她向在场的每一个人竖起了大拇指,来表达她心中的那份感激和敬意,而此时此刻我们也全都向他竖起了拇指,因为要表达感激和敬意的恰恰应该是我们!也就在这一刻,我们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读懂了什么叫大爱无声、大爱无疆。
    这样的事例我们不胜枚举,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们。众多的微尘用爱心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传递着人间缕缕真情。
    在“微尘”的家乡——青岛,我们看到在一个80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超过40万人登记常年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这其中,有13000多名奥帆赛志愿者和为数众多的爱心团队,夜以继日地忙碌在奥帆中心和城市的各个角落,用真诚践行着“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用爱心播撒着“我奉献、我参与、我快乐”,为奥运增光添彩的激情,用微笑传递着青岛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奥运城市的动人和谐之美。
    在“微尘”二字里,凝聚了太多的爱,凝聚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凝聚了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力量。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也像“微尘”一样,为自己文明和谐的家园谱写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