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思考]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1-6-30 20:48:05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441
 
近两年来红十字运动研究概述
丁英顺
 
    摘  要:2009-2010年,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围绕着2009年4月份在苏州大学召开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研讨会和2010年5月在青岛召开的“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在“红学”学科建设、红会历史根源、红十字事业发展、国外红十字运动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极大地推动了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近两年;红十字运动;概述
 
    中国红十字会肇始于1904年的日俄战争,此后一直经受着战火的洗礼,成为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开始受到学界重视,在周秋光,池子华等学者倡导和践行下,红十字运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池子华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十字书系”到《红十字运动研究》年刊的策划和出版,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围绕着2009年4月在苏州大学召开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研讨会和2010年5月在青岛举行的“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近两年的红十字运动研究在“红学”学科建设、红会历史根源、红十字事业发展、国外红十字运动发展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深入,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十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极大地推动了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重点讨论了红十字会学科的理论构建,理论研究呈现良好势头;在方法创新上寻求突破,出现了多种视度研究红十字会的力作,深入探讨了红十字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领域开拓上不断求实创新,见解独特。本文对2009-2010年红十字运动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一、红十字学理论研究
    在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关于红十字运动理论体系构建的讨论颇为热烈。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指出,“红十字运动丰富的实践呼唤着理论。加强对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推动对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不断增强和提高各级红十字会能力建设和履职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在会上,池子华教授从建构学科的角度对近年的红十字运动进行总结和提升,并提出建立“红十字学”。他认为“红十字学”是以红十字运动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一系列分支学科组成,包括红十字灾害学、红十字法学、红十字管理学、红十字历史学、红十字伦理学、红十字外交学、红十字文化学等,这些分支学科组成了红十字学学科群。[2]会后池教授就深化红十字运动研究提出构想,认为在加强资料建设和综合研究的同时,还应打破“时”,“空”及研究内容的“不平衡”,推动研究向纵深和宽广的方向发展。[3]
    对于学科建设,朱从兵教授认为当务之急在于学术视角的转换,要跳出红会看红会,跳出红十字运动看红十字运动,提高红十字运动的学理性,建构起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红十字学的创立提供学理支撑。他进一步提出红十字运动研究应该是充分与各级红十字会密切合作,进行区域性的红十字运动研究。区域性的层次,可确定为各地级市,在地级市的基础上,编纂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红十字运动专史,并进而编纂综合体的全国红十字运动通史和红十字运动的百科全书。[4]张生教授认为红十字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展了百余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理念、法律框架和行动指南。研究相关的国际法,有助于扩大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的眼界,赋予看似狭小的研究领域以学术的国际意义,这需要与国际法研究界建立密切的学术合作。[5]周秋光教授谈到“新红学”的建构,主要应该是理论的建构,要解决理论研究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6]
 
二、战争救护、灾害赈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研究
    中国红十字会“因战争而成长,更因战争而发达”。[7]在近代中国这个战患频仍的社会,战争救护自然成为其人道行动最核心的内容,战争救护问题研究自然就成为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重头戏。在2009年的苏州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有多篇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池子华教授从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与社会救助行动两方面论述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特殊贡献。[8] 吴佩华、池子华论述了抗战后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在美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拟具复员救济工作计划,在会内进行宣传发动,同时在组织机构、人员训练等方面也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抗战胜利后复员时期慈善救助工作的全面展开创造了条件。
    张生教授深入考察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历史,指出在战争环境下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高度评价了其历史地位。[9]李慧、马红英和薛丽蓉分别论述了中国红十字会在1932年和1937年两次淞沪战役中的救护行动。[10]戴斌武述论了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防疫工作。[11]崔家田分析总结了全面抗战时期河南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经验。[12]阎智海、周小蓉还详细介绍了史沫莱特这位外国记者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13]
    红十字会在注重战争救护的同时,也注意灾疫的防范与救助,李慧以红十字会为中心考察了1935年黄河长江水灾与救济情况。[14]冀艳芬以以河南省赈务会、救济院、华洋义赈会、河南红十字分会为例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河南慈善机构进行研究,通过对它们的考察来透视河南慈善机构的特征与社会救助作用。[15]
    此外,各地方红十字会的医疗卫生事业研究也正逐渐兴起。曹金国以上海天津路时疫医院为个案分析了民国前期红十字医疗事业,[16] 同时还以总会医院为考察对象论述了江浙战争时期中国红十会的医疗事业。[17]吕志茹专门考察了“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乡村医疗服务工作。[18]徐国普考察了浙江红十字运动的起源,认为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因战争救护的需要,分布在浙江的杭州分会、绍兴分会、宁波分会、嘉兴分会等一批分会纷纷成立,浙江红十字运动初具规模。此前的浙江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24年一说,与史实不符。[19]刘玮、蔡勤禹分析了民国时期青岛红十字会的演变进程。[20]刘桂奇分析了民国时期广州社会的医疗救济,指出从政府到民间,从公立医院到私立医院,从慈善机构到红十字会组织,基本形成了一个社会上下互动互补的医疗救济机制,为当时广州居民尤其是众多贫困群体提供了相应的医疗救济和保障。[21]
 
三、红会自身建设研究
    一直以来,红十字运动研究大多集中于红十字会各项活动的考察,缺少对红十字会自身机制和内在规律的系统论述。换句话说,对红十字会的外层空间有了一定认识,但缺少对红会“内心”的全面探析。[22]这两年则有所突破,杨红星《红十字人道主义探析》一文对红十字核心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思考,指出红十字人道主义只论“生命”,不论“阶级”,是全人类共有的思想财产。[23]杨方方则对红十字文化进行解析,由核心价值理念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应提倡的红十字理念是“保护生命、维护尊严、防危救难、崇尚公益”[24]
    张立明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人道主义的普遍价值并探讨了它的实现途径。[25]池子华对作为“舶来品”的红十字会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文化背景进行透视,认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是近代以来中国慈善界“第一伟举”,同时也是西方慈善事业“东渐”影响下中国传统慈善事业走向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26]孙语圣还从学科交叉的视野来阐述中国红十字灾害学研究的宏观背景、研究目标与任务、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理论基础[27],发人思考。邓通、池子华《红十字会心理救援:理念与行动》一文就红十字如何开展心理救援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对于推动红十字心理救援事业走向成熟至关重要。[28]红十字立法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曾桂林博士借用法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民国时期的红十字会立法作了初步探讨并从红十字会立法的角度来观照民国政府与社团的关系,从而探讨国家与社会的问题。[29]樊艳美则从红十字会的“人道性、公正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的基本原则出发,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平等、大同、兼爱”的思想进行比较。[30]于元群则强调红十字会应正确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规范经费的收支管理、理顺红十字的管理体制与救灾体系。[31]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十字运动的当代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10年的“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池子华论述了微尘品牌与红十字文化的关系,揭示了红十字运动的当代价值。[32]吕进福对当前的红十字传播工作进行多方位思考,强调了宣传对于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意义。[33]王汝鹏就目前中国红基会专项基金的设立、筹款、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指出其存在的内外问题。[34]段雯通过绵阳市红十字会个案的研究,对红十字会发展经验和面临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红会工作关键在基层政府,要与社会精英结盟,团结大众。[35]
    目前红十字会业务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如“骨髓捐献”、救护培训、志愿服务工作等。[36]
    此外,关于红会人物的研究一直层出不穷,如吕海寰。而作为中国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开拓者和推进者,被称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第一人”的沈敦和,更是受到学界重视。[37]
 
四、建国后红十字运动研究
    以往的红十字运动研究大多集中于晚清和民国时期,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红十字运动研究却比较少,这样就很难形成对红十字运动的长时段的立体了解。但这种情况在这两年有了很大改善。
    在苏州会议上,徐国普、池子华以《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为路径,通过对8个《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解读,使我们清晰地认识了中国红十字会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组织整顿、“文革”前后的一波三折、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建会以及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之路的不平凡历程,其组织演变的历史轨迹及其事业发展的脉络折射出红十字会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38]徐国普还全面介绍了新中国初期江苏红十字会大力开展防治天花、霍乱、白喉、血吸虫等传染病工作。[39]
    沈燕燕对建国以来江苏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同时从组织的建设、管理、评选先进及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再现了江苏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了江苏红十字青少年运动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地位与成就。[4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日关系面临着如何合理解决在华日侨问题。吴佩华分别从协助日侨归国,协助日本战俘归国两方面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活动。[41]
    朝鲜战争时期的红十字运动也是个热点,艾新军以《人民日报》为中心考察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活动,中国红十字会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早日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2]徐国普、郝如一则以江苏红会为个案,论述了江苏红会响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号召,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组织国际医防服务队,开赴前线救死扶伤,并开展捐献“救护机”等活动,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43]池子华重点考察了“国际医防服务队”在朝鲜战争中的活动,指出这个医防队实际不仅为中朝战士服务,同时还为朝鲜难民服务,其救援活动为中朝人民共同铭记。[44]吴佩华指出,通过揭露美国侵略朝鲜、派遣国际医防服务队入朝、协助战俘问题的合理解决等外交活动,中国红十字会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45]
    此外,吴佩华、高鹏程、周小蓉以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参加的几次国际红十字会议为例,对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巩固国际合法席位的斗争进行分析,中国红十字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与巩固的过程,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46]
    建国以来的区域研究方面,徐国普还全面梳理和考察了新中国初期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认为建国初期中国并非无慈善,江苏红十字会像是在集权体制里的闪亮的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的依然是闪烁的慈善之光。[47]杨红星则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江苏红十字运动,对红十字会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历史过往与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度理论思考。[48]而对于苏州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红十字工作,王慧敏进行了短时段的考察。[49]陈晓珍则分析了厦门市红十字会参与公共服务的范围、合作参与的具体方式与合作不足的表现,并在现有参与方式的基础上如何改进、深化合作。[50]
    红十字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其历史特征与时代特色有机的融为一体。[51]程怡根据我国红十字会在从事具体活动中所行使的权利性质的不同来评判其多元法律主体地位。[52]王雅琳则通过考察当前城市农民工的精神需求,从而分析了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关怀。[53]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红十字运动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欧美各国红十字会理应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周秋光教授深入分析了沈敦和与美国红十字会的冲突,指出由于美国红会的施压,导致沈的免职,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54]高芳英教授则论述了美国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的主要救援活动,帮助了受自然灾害、战争灾害和其他灾害的人群,体现了国际红十字会的原则和精神。[55]
 
五、红十字运动研究专著
    近两年来有关中国红十字会的研究著作的出版也颇为兴盛。徐国普所著《辉煌十五年》[56]作为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的《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04—2004)》书系的第二部,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两大篇:上篇为“江苏红十字运动的新开端”,下篇为“走向辉煌的江苏红十字运动”。本书系统梳理了1950—1965年间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全貌,力图从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并引入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建国初期江苏红十字运动进行跨学科分层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由杨红星所著的《挫折后的振起,1966—2004》一书,[57]作为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的《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04—2004)》书系之第三部,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系统探究了事关红十字运动全局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继《苏州红十字会志》于2008年出版之后,严晓凤、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的《苏州红十字会志资料长编》2010年由安徽人民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册,90余万字,其最大的特色是以苏州红十字会档案为第一手资料,再现了1982年恢复建会以来苏州红十字运动的历史概况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作为全国红会系统第一部资料长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开拓意义。由刘超英主编的《昆山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一书,作为“红十字书系”系列丛书(池子华、郝如一主编)之一种,2010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昆山研究基地自2009年挂牌以来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全书20万言,通过大量史实,再现了昆山红十字运动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鉴往知来,相信本书的出版,对红十字会能力建设及事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发更多的爱心人士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
    另外,《红十字运动研究》年刊系列的2009年卷、2010年卷[58]也已出版发行,集中体现了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过去两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内红十字领域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59],是一部专门以红十字运动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其中有的论文业已发表,有的是首次发表,凝结了作者多年来研究红十字运动的心血。《散论》分为《红会人物》、《历史事件》、《史实考订》、《学术评论》几个专题,再现了红十字运动的几个侧影。《散论》的出版为红十字运动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战地红十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实录》一书。[60]全书分战地通讯、救护报告、总队简讯、组织规程、队员回忆五部分,并配以40余幅老照片,是研究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以上所述,只是2009——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运动研究的部分成果,但也基本反映了这一学科领域这两年的基本动态。笔者深信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在深化老领域,开创新领域的基础上必将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作者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



[1] 江亦曼:《用理论引领实践》,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池子华:《创建“红十字学”刍议》,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池子华:《关于深化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几点构想》,《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4] 朱从兵:《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学术视角的转换》,《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5] 张生:《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刍议》,《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6] 周秋光:《关于近代中国慈善研究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7] 蒋梦麟:《复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大公报》1946年2月17日。
[8] 池子华:《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与社会救助》,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 张生:《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贡献》,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 李慧、马红英:《中国红十字会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救护——以《申报》为中心》;薛丽蓉:《1937年红十字会淞沪抗战救护研究》,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 戴斌武:《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防疫工作述论》,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 崔家田:《全面抗战时期河南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经验——以〈中国红十字会会务通讯〉为中心》,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 阎智海、周小蓉:《抗战时期史沫特莱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 李慧:《1935年黄河长江水灾与救济——以红十字会为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8期。
[15] 冀艳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河南慈善机构研究(1927—1937)》,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16] 曹国金:《民国前期红十字医疗事业刍议——以上海天津路时疫医院为个案》,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 曹国金:《略论江浙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医疗事业——以总会医院为考察对象》,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7期。
[18] 吕志茹 :《从城市走向乡村的初步尝试——“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乡村服务站考察》,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9期。
[19] 徐国普:《浙江红十字运动起源探究》,《浙江档案》2010年第9期。
[20] 刘玮 、蔡勤禹:《民国时期青岛的红十字会》,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6期。
[21] 刘桂奇:《民国时期广州社会的医疗救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2] 杨红星、池子华:《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综述》,《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3] 杨红星:《红十字人道主义探析》,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 杨方方:《红十字文化解析》,“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论文。
[25] 张立明:《试述人道主义的普遍价值和实现途径》,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 池子华:《红十字会创建:中国慈善界“第一伟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0日。
[27] 孙语圣:《中国红十字会的灾害学研究浅说》,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 邓通、池子华:《红十字会心理救援:理念与行动》,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
[29] 曾桂林:《民国时期的红十字会立法初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0] 樊艳美:《论红十字会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从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谈起》,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1] 于元群:《近代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及作用评析》,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2] 池子华:《“微尘”的多维视角》,“微尘与人道” 公益组织发展论坛论文。
[33] 吕进福:《怎样把“博爱文章做大”——对红十字传播工作的几点思考》,“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论文。
[34] 王汝鹏:《中国红基会专项基金管理模式探讨》,“微尘与人道”公益组织发展论坛论文。
[35] 段雯:《中国红十字会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
[36] 王慧敏:《苏州市红十字会“骨髓捐献”工作初探》;周小蓉:《苏州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倪 瑾:《 南通市红十字会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的实践与启示》;王穆兰:《 2009年赣榆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述略》,均见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8期。
[37] 樊琪:《吕海寰慈善事业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夏现伟、孙善根:《中国红十字运动第一人沈敦和述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8] 徐国普、池子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以〈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为路径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39] 徐国普:《新中国初期江苏红十字会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及其成效》,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 沈燕燕:《江苏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研究(1949—2005年)》,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41] 吴佩华:《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对日外交》,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吴佩华、许立莺:《架设中日友好关系的桥梁——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日侨归国探析》,《日本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
[42] 艾新军:《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活动——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 徐国普、郝如一:《朝鲜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以江苏红会为个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4] 池子华:《抗美援朝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钟山风雨》2009年第2期。
[45] 吴佩华:《朝鲜战争与中国红十字外交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4期。
[46] 吴佩华、高鹏程、周小蓉:《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巩固国际合法席位的斗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7] 徐国普:《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50-1965)》,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48] 杨红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1978—2004)》,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49] 王慧敏:《苏州红十字会的“生命工程”:以1982-2007年为时段的考察》,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0] 陈晓珍:《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以厦门市红十字会为例》,厦门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51] 毕秀廷:《红十字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52] 程怡:《论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以红十字会为例》,2009年硕士论文。
[53] 王雅琳:《城市农民工精神需求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兼论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关怀》,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8期。
[54] 周秋光:《沈敦和与美国红十字会之间的冲突》,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 高芳英:《美国红十字会在历史上的主要救援活动》,载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6] 徐国普:《辉煌十五年》,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7] 杨红星:《挫折后的振起,1966—2004》,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8] 郝如一、池子华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010年版。
[59]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0] 刘磊主编:《战地红十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实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