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十字运动研究评论集》出版 
   
池子华主编《红十字运动研究评论集》,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6万字。这是一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出版的图书评论、序跋的结集。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中心同仁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取得了不少成绩,研究加上中心成立之前出版的《百年红十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累计出版相关著作70余种,填补了许多空白,受到学界、业界同仁的好评。这些图书,除《红十字运动研究》(年刊)外,大多有书评发表,其中绝大多数的评论文章,出自研究中心团队成员的手笔。这些评论文章,除对图书的价值进行肯定外,对存在的问题同样予以指出,力求做到客观公正。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目  录 
《百年红十字》序(钱信忠) 
《百年红十字》简评(茅家琦) 
为中国慈善界放一异彩——《百年红十字》简评(王卫平  王晚英)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序(孙柏秋) 
中国近代红会史研究的新突破——评《红十字与近代中国》(黄妙婉  杨红星) 
中国社团史研究的力作——评《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孙语圣  王专) 
翔实求是  大有裨益——《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简评(张立明) 
《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1904—1949》简评(吴佩华) 
解析近代江苏的红十字“情缘”——《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评介(杨红星) 
中国地方志万花丛中一点“红”——《苏州红十字会志》简评(王卫平  张立明) 
评中国首部红会志书《苏州红十字会志》(阎智海) 
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力作——《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简评(徐国普) 
池子华教授和他的红十字运动研究 
——写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出版之际(曾桂林) 
建国初期省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典范 
——《辉煌十五年,1950—1965》简评(杨红星) 
省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力作 
——《挫折后的振起,1966-2004》简评(徐国普) 
一部颇见功力的当代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新著 
——杨红星著《挫折后的振起(1966—2004)》评介(贺永田) 
红十字资料建设的一朵奇葩——《苏州红十字会志资料长编》评介(郭进萍) 
《昆山红十字运动发展史》简评(袁灿兴) 
红十字资料建设的新探索——评《〈申报〉上的红十字》(郭进萍) 
评《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往事》(袁玲) 
《苏州红十字会百年纪事》评介(徐璐) 
《中国红十字外交(1949—2009)》述评(袁灿兴) 
红十字报刊资料建设更上层楼——评《〈大公报〉上的红十字》(丁泽丽) 
《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2005-2009》简评(徐璐) 
《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区域研究》评介(袁玲)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与抗战救护研究》述评(梁旻) 
源于积累和思考的红十字文集 
——《红十字文化传播:实务与理论》述评(池子华  李欣栩) 
《红十字:近代战争灾难中的人道主义》述评(崔龙健) 
《红十字运动:历史与发展研究》简评(丁泽丽) 
推陈出新,老树著新芽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孙中山唯一译著的整理与研究》述评(崔龙健) 
《嘉定红十字历史编年实录(1918—2013)》评介(丁泽丽) 
在“纸”间追寻红十字运动的足迹——《<新闻报>上的红十字》述评(李欣栩) 
评《江西红十字运动百年回眸》(庞向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评介(池子华) 
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49—1956》(吴佩华) 
危机与突破——读《红十字:文化传播、危机管理与能力建设》随感(王萍)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一辑)评介(丁泽丽) 
一部翔实叙写日本早期红十字运动史的力作 
——《日本红十字运动史(1877—1916)》导读(池子华  郭进萍) 
近代上海红十字运动的多元呈现——《红十字在上海(1904—1949)》简评(刘思瀚) 
贝海拾珠:《红十字在上海资料长编(1904—1949)》评介(崔龙健)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 
——《红十字运动:历史回顾与现实关怀》简评(郭进萍) 
宗教慈善的去宗教化生存及当代复兴 
——读高鹏程《近代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比较研究》(刘选国) 
《近代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比较研究》一书读后(陈明华) 
慈善救助团体“姊妹花”的比较与历史反思 
——读高鹏程著《近代红十字会与红卍字会比较研究》有感(王娟  毛雪卿) 
《峥嵘岁月歌  奋进的20年——浦东新区红十字会大事记》简评(欧贺然) 
历史的眼光与现实的视角 
——《贵州红十字运动研究(1916—2013)》简评(刘锦涛)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二辑)评介(侯如晋) 
民族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双重变奏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中国响应》述评(赵婕) 
区域红十字事业的实践审视和理论思考——《盐都红十字事业》简评(郭进萍) 
《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1874-1949)》述评(郭进萍) 
县域红十字会研究的“示范”之作 
——《<中国红十字会常熟分会民国廿一年纪念册>整理与研究》简评(刘思瀚) 
《红十字青少年理论与实践》简评(欧贺然) 
《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江浙战争研究》简评(侯如晋) 
《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2010-2014》简评(赵婕)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曲”中发现人道的力量 
——《红十字运动: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述评(李欣栩) 
追根溯源:《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三辑)简评(阎智海)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四辑)评介(欧贺然)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五辑)简评(王帅)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六辑)评介(丁泽丽)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七辑)简评(刘思瀚) 
战火中的红十字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八辑)》述评(丁泽丽) 
制度建设:诠释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的新角度 
——《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评析(崔龙健) 
关于抗战时期红十字救护研究的几个问题 
——《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研究》评介(李欣栩) 
《微言浅语:红十字会工作笔谈》简评(钮雅雯) 
《陆树藩:中国红十字会运动的先驱》简评(沈璐) 
江南家族慈善文化的历史重现 
——《无锡华氏义庄: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个案研究》述评(郭进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