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论]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09-12-30 0:28:56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1760
 
建国初期省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典范
——《辉煌十五年,1950—1965》简评
杨红星
 
    近年来,红十字运动研究逐步成为史学研究的又一新兴领域,特别是20世纪末年以来,社会史学界的这朵奇葩逐步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同样不可否认,虽然当下中国红十字会的整体性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红十字会史的研究与丰富多彩的地方红十字运动还不相适应,亟待加强。近代的地方分会和建国后的各级地方红十字会都是不同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活动总体上统一于总会但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建国后,各级地方红会和基层组织蓬勃发展,编织出人道事业的多彩画卷。这些红十字运动的地方性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内容,对之进行研究与考察、总结经验教训是很有必要的。值得庆幸的是,在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徐国普博士的《辉煌十五年,1950—1965》(该书为《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第二卷)作为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的“红十字书系”之一种,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极大地拓展了建国初期省域红十字运动的研究。
    该书用浓墨重彩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建国初期十五年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轨迹及其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它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了新中国初期江苏红十字运动,填补了学术空缺,进而实现了江苏红十字运动建国前与建国后研究之榫接,亦为深化红十字运动的省域研究作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国初期慈善事业及非政府组织研究的严重不足,为全面解读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维视角和研究路径,对推动当代社会史(特别是当代社会救助史)研究及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向纵深和宽广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综观全书,具有以下几大特色,值得推介。
 
一、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建国伊始,改地换天。十五年的江苏红十字运动全面融入到波澜壮阔的社会激流当中,要全面客观地再现这一时期研究对象的历史原貌,需要对社会变迁和红十字运动的自身脉络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解读。作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篇章”,“三个阶段”对全文进行了精妙的架构。“一个中心”即以红十字事业“走向辉煌”为中心,从整体上看,历经了近半个世纪近代风雨洗礼的江苏红十字会在建国后的十五年间充分释放出自身潜能和发挥出社会势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辉煌;但从这十五年的内在发展轨迹来看,江苏红十字运动确实也存在着一个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发展态势,而作者正是紧紧抓住这一中心,以恰如其分的节奏延展铺陈,叙说建国初年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过往。 “两个篇章”是指该书以江苏省红十字会的成立为标界,把全文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为“江苏红十字运动的新开端”,下篇为“走向辉煌的江苏红十字运动”,这样两相映衬且互为呼应,“走向辉煌”这一中心更加突出和清晰。“三个阶段”是指作者进一步以1956年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1961年江苏省红十字会“二大”召开为标界,将1950~1965年划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研究,从逻辑上和史实上为我们呈现出“走向辉煌”的内在脉动。“三个阶段”蕴涵于“两个篇章”之中,而二者皆为“一个中心”服务。这样,从全篇的架构上来看,层次鲜明,赏心悦目。
    有关红十字运动的开展,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组织自身的演进和人道救助活动的施行,要全面客观地把握红十字运动的发展,二者皆不可偏废,应在行文结构上做适当合理的安排。显然,在这一点上该书做了成功尝试。作者认识到红十字会的组织机构是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的中枢,红十字会的社会救助活动是其联系和服务社会,扩大影响的平台。由此首先考察红十字会的组织发展(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会员发展等),厘清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及其与政府间独特而微妙的关系,再现红十字会组织生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继之梳理红十字会的社会救助活动,把握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脉络。这种考察和梳理的相统一,使波澜壮阔的红十字运动历史场景跃然纸上。
 
二、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针对红十字运动研究的特殊性,省域研究尤其要把握好两层关系。对于本书而言,第一层关系是江苏红十字会与总会的关系,这是前提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中心着眼点是江苏,但论述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中国红十字事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和语境。江苏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个地方组织,与总会联系密切,江苏红十字会的实践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对江苏的记述,离不开对总会的关切。另一层关系是江苏红十字会整体与各地方红会的关系,各地方红会是江苏红十字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江苏红十字运动必须以各地方红会的发展为基础,但同时也不能面面俱到,要在把握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在对这两层关系的把握上,作者做到了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具体说来,作者运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中,考察建国初期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轨迹。微观研究是宏观研究的基础,宏观研究则是微观研究的升华。就时空而言,宏观与微观具体地对应为长时段与短时段(时间)以及整体与局部(空间)。宏观与微观是相对的,江苏红十字运动是中国乃至世界红十字运动的局部,江苏红十字运动中的1950~1965年又是江苏乃至中国红十字运动百年史的短时段。再细化,江苏省内某地方的红十字运动又是江苏红十字运动的局部,建国初期中的某一年又是建国初期的短时段。总之,作者一方面运用开阔的宏观视野和宏观思维,另一方面使用案例分析与精细解剖的方法,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统一。
 
三、求证严谨,多有创见
 
    在本书的行文过程中,作者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精细鉴别和推敲的基础上,通过严谨考证,修正了一些史实和观点。比如作者通过卫生部网站的确凿证据,澄清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确切起始时间问题(该书129页)。再有,关于江苏省红十字会的成立时间,学界基本锁定为1956年11月7日,几无异议。但作者通过对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精心梳理和推证,言之有据地提出“11月11日说”,让人信服,令人钦佩(该书147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红十字运动研究起步较晚,一些学者很长时期内对其认识有失偏颇,甚至漠视其存在。显然,这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如田凯先生认为:“在1949年以来40余年的时间里……国家甚至不允许‘慈善’两个字在中国官方报纸上以正面的形式出现。”作者以《光明日报》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报道为依据,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该书157页)。
    与此同时,在严谨求证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如指出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是“典型的官方主导型组织”(该书6页),“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作为非政府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甫一开始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注入了色彩浓厚的对政府依赖和与政府忠诚合作的因子”(该书17页)。在江苏红十字会“双重管理”体制确立后,特别是与卫生部门“合署办公”后,作者指出此举“虽精简了机构,节约了管理成本”,但也“表明中国红十字会类科层化的同时,也开始了单位化,它的独立发展就失去了合适的土壤”。透过“合署办公”现象,作者指出“我们可以认识到红十字会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省红十字会的成立及‘双重管理’体制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红十字会业务的开展,江苏红十字运动逐步走向辉煌”(该书148页)。此言客观公允,实乃真知灼见。
 
四、社会气息浓厚
 
    作为建国初期社会史的研究著作,本书又一鲜明特色在于全书自始至终在文字中都浸润着浓郁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社会变迁的影迹,以此为手段,作者成功地诠释了建国初期江苏红十字会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事实上,“红十字”是解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视角,红十字运动的本身就是一部活的社会史。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检视建国初期江苏红十字运动,实际上就是在解读建国初期的中国(江苏)社会。在激荡变迁的建国初期,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祥地的江苏,有着优良传统的江苏红会经受着怎样的风雨洗礼?在超强度的政治社会化的岁月里,红十字运动又呈现出什么样的一道道历史景观?这些都是该书所思考和关注的问题。透过该书对建国初期江苏红十字运动的记述,我们也在同时看到了一幅生动的跳跃着的社会历史图景。如在介绍改组后江苏红十字会的社会服务活动时,作者为我们有的放矢地介绍了建国伊始的“公粮政策”的来龙去脉(该书48页);如在介绍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时,从另一侧面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初年的抗美援朝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场景(该书49-71页);其他还如书中在恰当位置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建国初年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情况(该书120页),爱国卫生运动情况(该书第129页),大跃进运动(该书162页),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该书193页),建国初年的日侨问题(该书221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该书229页)等等。
    应该说,该书值得称道处颇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如职工劳保医疗、政治运动中的基层工作、青少年急救训练等项内容,由于资料缺乏只能做个案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此问题的整体性把握。但总体来说,本书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无愧为建国初期省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拓荒之作。
(作者系苏州大学博士,现为北方民族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