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最后修改于:2012-3-31 7:37:46 点击开始打印

页面地址是: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714
 
探索适合中国红十字特色的品牌创建工作模式
——青岛红十字品牌创建工作探析
丁钢
      我们正处在一个塑造品牌的时代。日前中国红十字会召开品牌管理座谈会,强调要十分珍惜红十字品牌创建,用高效、扎实、廉洁的工作来维护品牌形象,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红十字特色品牌。
      品牌建设理论来源于经济界,现已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品牌(Brand)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品牌的本质是真善美,品牌的魅力不仅代表着消费者及服务群体对品牌产品和组织的信任、忠诚,还代表着品牌组织的文化内涵。这同样适用于公益事业和组织,一个成熟可信的公益品牌,甚至能决定一个公益机构的生存命运。
      所谓公益品牌,即在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公益活动中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响应,具有极高信誉和评价的公益组织(含企业、个人)名称,以及公益产品、公益项目的标识、名称、符号等。目前,创建公益品牌,实施品牌项目运作,已经广泛地被全国各公益慈善机构所选择、采用,成为加强公信力建设、推动事业发展和规范项目运作的重要手段。这方面,青岛红十字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发现、培育、创建的公益品牌“微尘”获感动中国奖,享誉全国;创建的机关品牌“博爱人间”获青岛市机关名牌称号。值得学习参考借鉴。
      一、红十字品牌的体系创建
     2003年理顺管理体制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做实事、促宣传、创品牌”的工作思路,走品牌发展之路,从品牌体系设立入手,创建红十字品牌。逐步形成青岛红十字工作的主要特色和工作亮点。
     (一)青岛红十字品牌的创立
      青岛红十字品牌的设立主要按体系、分主次,体现品牌的服务创建主体,精心设计,整体布局。
      一是总品牌——“红十字”,也是我们的组织品牌。红十字会的品牌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红十字运动本身就具有品牌特征,150年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为红十字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七项基本原则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行动指南,《红十字会法》提供法律地位保护,统一的红十字标识成为国际运动最突出的标志之一,“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红十字的核心价值观等等,这都是公益品牌建设的重要元素,也是较其他组织独有的特殊优势。因此,我们始终坚持以“红十字”为总品牌,将“七项基本原则、红十字标识、红十字精神”等核心内容,有机融入红十字各品牌的创建过程,统领品牌设立创建。
      二是子品牌——公益品牌“微尘”,也是我们面向公众,为所有捐助人设立的公益品牌。2004年底,在印度洋海啸救灾募捐中,一对中年夫妇到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工作人员迅速从捐款记录中搜索出“微尘”多次捐款记录。我们从寻找“微尘”开始,创建“微尘”品牌,认识到“微尘”就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确定了“微尘”标识、品牌内涵和品牌标识释义,形成了“微尘传真情,博爱遍岛城”的品牌宣传用语。品牌创建全面持续展开,一次次的创建行动,一次次的创造感动,品牌影响迅速扩大。“微尘”标识、徽章及资料被市档案馆收藏,微尘爱心群体先后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全国十大公益之星,首届中华慈善奖,感动中国奖等。中常委李长春同志在《人民日报》一版《我叫微尘》一文上批示:这是我们社会的正气歌。原中国红十字会长彭佩云亲笔致信,对精心发现培育“微尘”品牌,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子品牌——机关品牌“博爱人间”,也是我们机关的文化服务品牌。2005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始创建机关品牌。机关品牌创建是从机关使命、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出发,强调以使命为导向,以文化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关键,以服务绩效为标准,加强机关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经过充分研讨,提炼出机关品牌名称为“博爱人间”,确定了品牌内涵;建立了“博爱人间”品牌体系,设计了品牌标识和品牌标识释义;明确了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价值观,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使命等;建立了机关文化理念体系,对定位、创新、修养、服务、学习、廉政、和谐、执行等工作理念进行提炼明确,并形成了“凝聚人道力量,共建爱心社会”的品牌宣传,以及业务工作宣传语;健全了品牌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等。“博爱人间”机关品牌成为全市红十字系统彰显红十字文化理念、突出红十字特色、践行红十字核心价值观、树立红十字形象的载体平台。
   (二)青岛红十字品牌体系的建立
     红十字品牌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讲,总品牌——“红十字”是品牌体系的“魂”,是红十字精神价值所在,决定着品牌体系的性质方向,引领着品牌的创建发展。子品牌——无论是公益品牌“微尘”还是机关品牌“博爱人间”,都是品牌体系的“体”,是品牌实现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决定着红十字品牌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它们分别从红十字会内外两个方面,从机关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条线,将工作载体和参与平台品牌化、具体化。总品牌只能有一个,体现唯一性和权威性;子品牌可以是多个,不宜太多,体现地域性、专业性和多元性。红十字品牌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有精神引领,又有具体内容,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离开“魂”,“体”就失去精神支撑和生命力,甚至偏离方向;离开“体”,“魂”就无从依附,难以传播,红十字精神价值难以实现,教育引领作用难以发挥。就目前红十字会品牌建设现状来看,“魂”非常明确,特色突出,自成体系,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坚持,“体”亟待加强,要因地制宜,扎实创建。只有把“体”做大做强,才能使品牌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取信于民。
      在品牌标识名称使用上,把握主次分明,突出特色。具体讲,总品牌——“红十字”使用,主要突出其精神引领作用,强调红十字会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一部分,最有影响的人道救助社会团体,区别于其他公益组织。除按照国务院红十字标识使用办法规范使用外,多与子品牌结合使用,将其冠名在子品牌前使用。如“红十字微尘行动”等。子品牌——公益品牌“微尘”,主要用于动员全社会参与公益工作,作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了解关注支持参与红十字会公益活动的载体平台。子品牌——机关品牌“博爱人间”,主要用于机关队伍建设,作为机关内强素质的载体平台。
     二、红十字品牌的创建实践
    2004年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青岛红十字品牌从设立到创建,逐渐形成了以“红十字”总品牌引领,突出子品牌“微尘”和“博爱人间”品牌特色,分类实施创建,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模式。
    (一)公益品牌“微尘”的创建
   “微尘”是青岛红十字会的原创公益品牌,是我会品牌创建的创新成果。品牌创建是红十字会更好地凝聚动员社会力量了解关注支持参与,将红十字工作融入全市中心大局,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工作格局,加强与各部门广泛合作,发展红十字事业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1、突出微尘品牌创建的群众性特征,培育打造微尘公益品牌。微尘来自普通市民,品牌的服务群体即捐助人和受助人、创建主体以及依靠力量,也都是群众。微尘品牌定位是感召社会公众了解参与红十字公益的平台,是红十字会主导,社会参与的群众性公益品牌。我们通过媒体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真情互动,创建微尘品牌。
    一是开展寻找微尘活动、讨论微尘现象、宣传微尘事迹等,形成良好创建氛围。联合《青岛早报》以寻找微尘为题,全面报道微尘事迹;联合市文明办、电视台制作节目,邀请专家和市民讨论微尘现象;通过新闻网开展微尘精神大讨论,形成以“微尘见真情,博爱遍岛城”为核心理念,打造微尘群众性公益品牌,将微尘精神留下来,发扬光大的共识。开展以“微尘见真情,博爱遍岛城”系列主题活动,启动“微尘你我他,爱心大行动”募捐工作。CCTV-1、CCTV-4、齐鲁电视台直播了市民群众以“微尘”名义自发捐款的感人场面。微尘爱心群体迅速壮大。
    二是开展征集微尘标识、推出微尘项目、义卖微尘徽章行动,深化微尘品牌内涵。向社会征集微尘标识,专家从全国10余个省市的500余份方案中,初选8幅向社会公开征集投票,选出市民心中的微尘标识,并进行工商注册。推出开展微尘十大救助项目,开展微尘徽章义卖活动,千枚徽章义卖救助20名先心病贫困儿童,举办大学生网络创业大赛,200名大学生在网络推介微尘品牌,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是抓住微尘参评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机遇,使微尘走向全国。联手媒体推介微尘爱心群体,引导市民支持微尘参评。通过设立网页,开设报纸专版等,与市民真情互动,掀起一轮又一轮宣传微尘事迹的高潮,得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关注支持,微尘以最高票当选。微尘获奖后,我们积极建议书记、市长致贺信,在全市各媒体上刊登,岛城又一次掀起了微尘热潮。微尘成为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群体,一个诠释爱心的公益品牌。
    2、把微尘品牌创建贯穿于红十字业务工作中,办实事、促宣传、创品牌。微尘是在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活动中形成的品牌。要使微尘品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深入人心,持续发展,就必须紧密结合红十字会工作,突出红十字特色,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感受到创建微尘品牌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将品牌创建工作与救灾募捐工作紧密结合,相互推动。微尘始发于救灾募捐工作,每当灾情发生,都在第一时间启动募捐救灾预案,实施微尘·人道救援行动。汶川抗震救灾中,设计了“微尘有情、大爱无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网页,印制了“微尘感谢状”、“微尘爱心贴”和捐赠纪念牌等,发放分别达15万余张。开展了“抗震救灾,我是微尘”活动。全市红十字会接收捐赠款物2.97亿,占全市48.6%。在冰雪灾害、四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救灾中,我们都以微尘为主题开展  救灾行动等。红十字公信力和品牌创建不断提升。
    二是将品牌创建工作与实施救助项目紧密结合,相互推动。完善了微尘基金公益计划,开展关注儿童“生命、健康、教育”项目,建立了“微尘贫困儿童大病医疗救助金”,对白血病、先心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贫困儿童进行资助。创新开展了微尘爱心月饼、爱心白菜活动。微尘已不仅停留在理念上,逐渐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微尘频频再现,多年来,微尘故事一直在延续, 爱心行动从未间断。
    三是用微尘品牌创建引领红十字工作,不断增强品牌创建活力。在微尘精神的感召下,更多的青岛市民投入到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活动中。我市连续7次获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数目和实现捐献者人数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扶贫济困血库开创无偿献血救助新风尚。在创建文明城市问卷调查中群众满意度为A级。微尘品牌创建有力地推动了红十字工作。
    3、将微尘品牌创建工作融入中心大局,实践于主题活动中。红十字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红十字品牌创建也必须善于融入大局,寻找切入点,善于借势开展创建工作,提升红十字公信力、影响力。
    一是将微尘品牌创建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于“文明城市创建”、“践行城市精神”主题活动中,把微尘作为践行城市精神的范例,进行宣传推动,社会广泛认同、学习微尘精神的局面逐步形成。推荐微尘参加“感动青岛”人物评选,微尘成为市民选出的“热爱青岛20个理由”之一。北京、江苏、香港等地媒体宣传报道微尘,新华、人民、网易、新浪等千个网站转载微尘事迹,60多万网民留言。“微尘爱心群体当选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提升了青岛城市形象”被写入市委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
    二是将微尘品牌创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活动中。2006年以来,我们把握微尘的时代特征,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市民把核心价值观要求转化为行为标准。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头版进行了报道。联合宣传部组建微尘事迹报告团,在省市巡回演讲。CCTV《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等栏目播出了微尘爱心行动。CCTV文明中国、讲述等栏目多次做专题宣传。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铸品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三是将微尘品牌创建融入抗震救灾、文明迎奥帆主体实践活动中,借势宣传微尘品牌。借助参与奥林匹克艺术节,宣传抗震救灾微尘行动。香港、台湾、青岛等多家媒体播出。“微尘有情,再铸人间大爱”参加全市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参与市“道德树典范,文明迎奥帆”巡讲报告会,宣传微尘事迹,微尘车友会、红飘带车队联合开展文明行车迎奥运活动等。
    四是将微尘品牌创建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借力推出《寻找微尘》电影等一批微尘文艺作品,借助文艺宣传平台,推进品牌创建。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微尘之爱,凝聚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凝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力量,铸就了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红十字公益品牌,正在并将继续彰显微尘效应新拓展、新升华。
    4、创立微尘品牌创建体系,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品牌创建工作格局。先后对微尘品牌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商标注册,建立了微尘公益项目库,设计完善了VI系统,聘请了形象宣传大使,成立了微尘车友会、合唱团、品牌办等公益团队,发行了微尘银行卡,邮票纪念品,创作了微尘歌曲、诗歌、相声等文艺作品,出版了《寻找微尘——一座城市的良心》报告文学,拍摄了《寻找微尘》电影获“五个一”工程奖,创办了《微尘》杂志,创办了年度微尘公益之星评选,举办微尘事迹报告会,举办“微尘与人道”公益论坛,创建了微尘基金。开展的“读早报晚报,做微尘市民”一分钱爱心传递系列活动,持续3年活力依旧,感召数百万市民参与。微尘品牌作为改革开放30年青岛品牌之一在CCTV-1整点新闻展播。2011年微尘品牌获得青岛市著名商标,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公益品牌。
     5、创建红十字微尘基金,探索品牌创建长效机制。微尘基金以“微尘”品牌为平台和运行载体,倡导“日行一善,微尘行动”理念,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台,凝聚微尘,汇聚大爱,开展“关爱生命、关注民生”行动。借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模式,按照社会参与红十字会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红十字主导、捐赠发起人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专业团队运作、信息公开透明”的基本管理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认可。基金爱心理事团荣获微尘公益之星称号;博爱大使李永波、理事长于海波分别荣获中华慈善奖、山东慈善奖。微尘基金的创立,既是微尘品牌创建的长效之举,又为品牌发展、日常创建工作提供了重要载体,使微尘品牌力量进一步彰显。
经过多年创建,“微尘”品牌享誉全国,已成为广大市民认识了解红十字会,参与支持红十字事业的第一载体,成为引领全社会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公正做贡献的重要平台。
    (二)机关品牌“博爱人间”的创建
     青岛首创的机关品牌,填补了世界品牌建设的空白。2005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开展机关“博爱人间”品牌创建。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确定创建工作目标,即以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清廉型机关实践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公信力、创新力、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创建具有丰富内涵、体现红十字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机关品牌,把机关文化理念融入红十字业务工作中,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争创机关名牌。
     1、突出公信力建设,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机关品牌的灵魂在于机关文化,形式是服务承诺,体现在公信力建设上。一是从学习型组织建设切入,对全系统进行了NPI培训,要求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参与,编写了《青岛红十字会机关文化手册》,树立“人人是品牌创建的主导者,人人是机关形象的代表”理念,激发全员参与品牌创建。二是将对社会服务的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时限要求、效能质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承诺,使创建过程既成为机关内强素质的过程,也成为一个兑现品牌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过程,机关品牌创建增强了红十字机关公信力建设。
     2、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机关品牌的活力在于创新,基础是规范管理,体现在制度管理和机制创新上。一是从管理制度建设入手,规范了各项工作制度流程,修订完善了党组会、执行委员会工作规则,以及救灾救助、救护培训、募捐资金物资管理,基金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制度,从制度层面初步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工作的制度体系。二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突出团队建设,探索项目管理模式,干部实行竞争上岗,鼓励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三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再造工作流程,开展优秀工作成果、优秀救助项目评选等,从规范运行层面,建立品牌创建维护机制。努力做到实践上不断创新,制度上不断完善,使品牌创建和机关管理同步提升,机关品牌创建增强了红十字机关创新力建设。
     3、加强执行力建设,确保创建取得实效。机关品牌的本质在于服务绩效,标准是社会公认,体现在执行力建设上。一是将品牌创建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把品牌建设和业务工作任务的要求具体化、部门化、责任化,互相促进。二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强化机关考核,加强工作督查,定期调度,提高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机关品牌创建增强了机关执行力建设,推动红十字事业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博爱人间”被评为青岛“机关名牌”。红十字会机关被评为全市“文明机关”。 
     三、红十字品牌的创建体会
经过7年多的探索,我们初步形成的红十字品牌创建模式、方法、路径、法则等,在实践中收到显著成效。回顾创建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红十字事业面对世情、国情、民情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把品牌建设提升为战略举措来抓,必须坚持“做实事、促宣传、创品牌”的创建思路。工作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公益性,突出公信力建设。公益性是公益品牌的最显著特征,体现在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上,公信力是品牌的生命和永恒主题。只有坚持公益性,把公信力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取信于民,品牌才能生存、壮大、发展。
    二是坚持文化性,突出红十字文化引领。品牌来自文化的自觉自信。红十字品牌创建工作,只有坚持用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引领品牌创建,传播红十字理念,使人民通过对公益品牌的认可,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核心价值观认同,才能筑牢红十字品牌的精神基石,品牌创建的终极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是坚持整体性,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好品牌必定有整体性,品牌是整个组织的品牌,是组织全部品牌、公益项目、公益产品的总和。只有强调整体性,把握好总品牌与子品牌、品牌与项目的关系,统筹兼顾,品牌创建才能更加系统化、规范化。项目是品牌创建的关键,只有精品化设计、精细化操作,品牌创建才能整体推进。
    四是坚持特异性,凸显红十字专业性特色。红十字品牌必定然要凸显红十字特色。因此,只有将红十字品牌内涵融入工作中,把品牌创建同红十字工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品牌促发展,在工作中培育丰富品牌,体现红十字特点和理念,才能打造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红十字特色品牌。
    五是坚持群众性,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创建格局。公益组织的工作宗旨是为大众服务,公益品牌创建是让更多社会力量和公众支持参与公益事业,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只有了解公众的需求、期待,接受公众的监督,全心依靠服务公众,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建立社会化、开放式创建格局,有针对性开展创建工作,才能不断突破,把品牌做大、做强。
    六是坚持长效性,注重创建实效。品牌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创新、长期积淀的过程,打造品牌需要时日,品牌不能速成。品牌是公众心中的口碑、烙印,需要千百次传颂、烙烫,方能刻骨铭心,永不磨灭,品牌要在长期实践中,经受考验,百炼成钢。只有始终突出为民办实事的主线,以实实在在的效果,感召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才能确保红十字品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创建品牌坚持是核心,创新是动力,管理是基础。
目前,公益品牌理论及实践还不够成熟,特别在品牌创建与管理体系的构建、品牌评价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积极探讨红十字品牌创建规律、有效途径和评价标准体系,巩固创建成果,完善创建体系,创新创建载体,坚持精品化设计、精细化操作、推进红十字品牌创建工作不断上水平。  
(作者系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扬州市红十字会全年无休开展救护培训工作
扬州市红十字会
      一个人、一个家庭随时都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自然灾害和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在事发第一现场及时正确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可以达到减轻伤痛、减少伤残、避免死亡的目的。普及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在城乡社区和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行业中开展初级救护技能培训,是保护生命、维护健康、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是红十字运动的宗旨所在。
     一、由来
     [红十字运动]红十字救护培训由来已久,深入人心。1859年亨利•杜南在目睹欧洲索尔弗利诺悲惨战役后,号召成立一个民间、中立的伤兵救护组织,1863年,亨利•杜南等五人成立“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从此救护工作就列为红十字会的首要任务。我国红十字会把救护、救灾、救助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三大任务。扬州市红十字会自1983年恢复成立以来,广泛普及救护知识,特别是1993年以来努力推进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对驾驶员、导游等特殊人群深入开展救护培训。
     [中国政府承诺]中国红十字会1904年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红十字会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1952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承认关于改善战地伤兵员境遇等4项日内瓦公约以后,中国历界政府都向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庄严承诺:推动人道法和红十字基本原则的传播普及,加强救灾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红会能力建设,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
    [国际通行做法]普及救护知识,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院前的自救互救,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世界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民生大事,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欧美等发达国家救护培训工作普遍纳入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之中,全民的救护培训普及率高达70%,灾害事故现场经过救护培训的人员占到30%以上,无论是家庭中遇到突发急症的自救还是突发公共事故的现场,其伤病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和正确的院前急救。欧美等国都将卫生救护技能培训列入驾驶员培训内容,作为考取驾照之前的必修内容,并定期进行复训。国内的一些外资、合资企业将本单位是否有参加过二级救护培训的员工作为验厂的资质之一。
      二、依据
      开展救护培训工作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红十字会履行“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的职责。《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制定本地区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计划,在社区以及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中,结合安全生产、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对有关人员开展初级救护技能培训,普及卫生救护知识,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明确把“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急救等基本知识”纳入机动车驾驶考试科目一的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先后18个部委对开展救护培训工作发出通知。2006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公安部、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开展救护培训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公安、交通、卫生、红十字会等各相关部门的共同职责。
      三、收费
      救护培训的收费是省物价局和省财政厅2000年核定的。其中普及培训(一级培训)45元/人,骨干培训(二级培训)110元/人。经过10多年的运行,我市的卫生救护培训费早已纳入财政的预算内管理。按照规定每笔费用的收取都直接上缴到市财政局帐户,其管理十分规范,并不是一些市民和媒体所称的“体外循环”、“自收自支”。
45元这一收费标准在我市已执行11年,随着物价上涨,周边省份和省内一些城市的标准都有所调整提高,但我市这项工作的开展由于得到了公安交警部门和广大驾校的大力支持,无偿提供培训场地,市物价、财政部门从广大市民实际利益考量,一直保持2000年的收费标准不变。
      有一些市民认为救护培训工作是公益性的,红十字是公益慈善组织就不应该收费。一些经济发达、财政实力强的省、市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救护培训工作提供经费。其实即使一些地方实力强,对当地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但是按照市场规律,作为驾驶员参加驾校的学习,其救护培训课程仍然是要收费的,当然费用会有所下降。
      四、社会支持
      我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2007年市政府《关于做好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就我市救护培训的工作目标、组织领导、部门职责、工作成效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将救护培训工作列入政府对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我会发出《关于在公务员中开展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公务员中开展救护培训;市旅游局还和我会发出《关于在旅游接待单位中开展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在导游年审前开展救护培训,在旅游接待单位中开展救护培训,并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大型旅游接待单位中设立红十字救护站点,以提高我市旅游接待单位对游客伤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保护广大游客等人群的生命和健康。
      在开展行业救护培训中,开展驾驶员的救护培训是相对困难的,特别是随着驾驶员职业化向社会技能化转变,驾驶人分散在各种行业和社会的每一处,要依靠某一个或几个主管部门的牵头开展救护培训,很难做好和做全,因此依靠公安和交通部门对驾驶人的管理网络来开展这项工作就是一非常好的平台。从1993年起,我市公安部门和我会配合开展了驾驶员的救护培训工作,市公安部门特别是交警车管部门,积极主动地承担驾驶员救护培训的督促工作。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的彭珮云同志了解情况扬州市救护培训工作情况后批示:扬州的经验很好,希望各地红十字会认真学习和借鉴扬州的做法,更好地推动救护培训工作的开展。10多年来,除香港、澳门外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有关红会和交警部门都先后到我市来观摩学习。2006年,台湾红十字组织副会长陈丰义一行来扬访问时,对扬州开展救护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五、做法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救护培训从职业上可区分为师资培训和学员培训,社会培训和行业培训;以级别上区分可分为普及培训、一级培训(初级培训)、二级培训(救护员培训);从人群上可区分为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在特殊人群中还区分为单独作业、高危作业。
      但是目前从法律层面上对驾驶员进行救护培训还没有加以强制,所以目前并不是所有驾驶员都参加了培训,驾驶员参加培训的现有人数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驾驶员人员分散的特点,交警部门积极配合和督促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扬州市红十字会自1983年以来开展此项工作已有近30年的时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救护培训的目的意义,深入开展动员和劝学活动;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开展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增强与学员的沟通交流,化解误会,减少矛盾;培训点宗旨职责、规章制度、课程须知、收费标准、人员信息、监督电话公开上墙,人员规范着装、佩戴红十字会标志。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培训和复训。四是为方便学员参加培训,分别在市车管所、训考场、培训中心、驾驶员协会、交巡警二大队、三大队、邗江区车管所以及宝应、高邮、江都、仪征增加11个固定的教学点,做到随到随学,为学员提供最大的方便。五是加大投入,购置背投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更新添置了进口模拟人等示教器材,同时开通视频教学系统,通过搭建网络专线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所有培训点连接起来,做到方便快捷,随时进行培训。六是针对学员分散、部分学员工作不固定、培训时间难以安排等特点,以及部分未参加考试和学习课时不足的学员,我会在培训中心教学点实施了全天候培训运行机制,除工作日外还在双休日、节假日正常开展培训,同时还在每周三晚上为白天没有时间的驾驶员开展预约培训。七是对特别困难的人员还主动为其减免培训费用。八是将每三年复训与驾驶证换证工作统一起来,同时对救护培训合格证实行有效期内的确认,无论是何地发放的证,只要在有效期内可以免费参加复训。
       在做好行业救护培训的同时,我会还组织在全社会开展救护知识和避险逃生知识的普及,在市区60%以上的社区中建立了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在市区学校中建立了红十字组织,定期开展救护知识的普及;在徐凝门大街122号开放了市民救护培训学校,为市民进行救护培训。开放了两处青少年自护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避险逃生的训练;在市区23个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中设立红十字救护站点,积极开展院前急救。
      六、效果
      通过开展一系列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我市救护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我市干警毛剑、陈玮在执行任务时救助一名因溺水窒息,心跳、呼吸全无的少年时,及时采取了现场心肺复苏技能,经过十多分钟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成功地抢救了这位少年的生命。少年的父母给支队送来了锦旗,市电视台以“关注现场急救”录制了专场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仪征一驾校学员在训练途中,遇到一位胸部遭撞击呼吸停止的路人,在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抢救后,使路人恢复了自主呼吸,及时转送医院解除了危象。中保人寿扬州分公司一名员工,在参加救护培训后三天,因食用荔枝不慎发生窒息,在家中无人救助的情况下,情急之中想到了学过的急救技能,采取自救方法,及时地排除了气道异物,激动之余,该员工专程到红十字会向老师致谢。2009年5月7日,一位中学生遭遇车祸后呼吸突然停止,一位路人利用她学到的急救技能对这一中学生成功实施了心肺复苏,成功挽救了这位同学的生命。
      七、呼吁
      时间很宝贵,生命更可贵。如果因为工作学习繁忙暂时没有时间参加培训或者没有学完全课程,可凭学习证到扬州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任一培训点参加培训和考核。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生命关爱,市红十字会真诚希望每一位学员主动珍惜救护培训的机会,更多的人主动加入全民救护培训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扬州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