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调研报告] << [焦点透视] | [观察思考] >> 
 发布日期:2011-6-30 20:52:11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苏州市红十字会五年来的救护培训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调研团队
 
    本报告从救护培训的工作成绩、救护培训效果、国内外现状对比、不足与建议4个方面,对苏州市红十字会五年来开展的救护培训工作进行考察。
    一、救护培训的开展
    五年来,苏州市红十字会在救护培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成立应急救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谭颖担任,副组长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教育局副局长、公安局副局长、交通局副局长、卫生局副局长、旅游局副局长。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检查、指导、协调救护培训工作的落实。
    其二,组建红十字紧急救援队。依托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团体会员单位、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红十字紧急救援队。积极与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开展集训和模拟现场演练,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发挥紧急救援作用,使之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
    ——成立了苏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突击队。2009年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市红十字会与市公安消防支队联合成立应急救援突击队。在灾难发生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承担应急救援任务,履行红十字人道、博爱的义务。
    ——成立了应急救援医疗队。2010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市红十字会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防灾减灾,共享生命,红十字会在行动”活动,卫生局与红十字会联合成立了“红十字救援医疗队”。6月22日,市红十字会在苏大附二医院举办了应急救援医疗队员培训班,来自苏州大学附一、二医院和市立医院的应急救援队员们参加了培训。
    ——成立了苏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为加强红十字系统的应急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发挥人道救助作用,组建了苏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者队。
    其三,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基地的建立。2007年4月7日,沧浪区少年宫红十字救护普及园成立,同时,首届少儿自救技能师资培训班正式开班。普及园的建立,对于在少年中普及自救技能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少儿红十字救护普及园,承担着全市少年普及救护技能的任务,他们为少年学生掌握自救技能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为推动普及工作的展开,市红十字会还捐赠500只急救包,1万册少儿自救常识,100套急救知识光盘,专门用于少年的自救技能普及工作。2010年8月25日,市红十字会又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合同意向书,在附属第二医院设立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以保证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班等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四,积极开展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如下图所示,苏州市红十字会在各个阶层的人群中开展了救护培训工作。
 
 
 

    在教育系统:对所有校医和体育老师进行救护知识技能的师资培训,并通过他们在小学四年级学生中普及自救避险逃生知识,在高一学生和大学学生中普及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技能。红十字会先后对园区中学、娄葑小学等校医进行了救护知识的培训,并对苏州大学、苏州市一中的学生们进行了救护知识的培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旅游系统:在导游资格审定的相关规定中,加入必须掌握救护技能的内容,并在每年的年度资格审核时,增加救护技能培训和考核的内容。五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在全市导游人员中开展救护知识和救护技能培训。2008年3月15日,红十字会为导游进行救护技能的培训工作在田家炳中学报告厅拉开了序幕,经过一周的培训,有690人通过了考核,他们将持证上岗,在导游的过程中,为游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公安系统:把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作为民警岗前培训考核的必要内容,纳入驾驶人培训考试体系之中。
    在交通系统: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工作有关规定中,将卫生救护知识和技能纳入教学大纲,并督促驾驶人培训机构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救护培训工作中的资源优势,主动邀请经红十字会认可的专业人员到驾驶人培训机构授课。
    在市民中:在条件成熟的市、区开设红十字救护普及园,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
    其五,在重要节日世界救援日,市红十字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2006年9月9日,市红十字会、教育局为高一学生进行了救护技能训练,从而使他们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本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
    ——2008年9月13日,市红十字会在高校和中、小学校开展2008年“世界急救日”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救护生命”。目的是把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急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红十字会在培训师资、教材、教具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9年9月12日,市红十字会利用新闻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与生活资讯频道联系,与科委联合举办了一期现场应急救援的科普讲座。沧浪、平江、金阊、相城、吴中区红十字会各自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五年来,苏州市救护培训工作开展顺利,已经累计培训20多万人次,主要在驾驶员、安全员、救生员、医务人员、建筑部门及电工等高危人员开展培训。并在高一学生和大学生中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对学驾人员、公安干警和保安人员的培训也已经常规开展,对导游的培训于工作计划正常进行。为了满足普通市民的要求,红十字还开设了沧浪救护普及园,免费在双周六全天由志愿者为市民进行救护技能的指导和训练。这些都表明,苏州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二、救护培训效果分析
    苏州市红十字会在救护培训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多项活动。那么这些工作取得那些成效,收获了哪些经验呢?通过我们的调研,可以通过三个案例展示出来。
    案例之一:苏州市一中高一学生培训前后对比
    2010年8月23日,苏州市红十字会像往年一样,来到苏州市第一中学,对同学们开展了一场救护培训活动。活动分为理论教授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为了更加准确的取得同学们参加救护培训之后的效果数据,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问卷调查,将同学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进行了同样的问卷调查,对比出了培训前后的差异,可以发现:
    首先,救护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在本次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部分的救护培训基础知识题目。在进行过培训后,总体准确度提高了30%。我们可以就问卷进行分析。
    ——您觉得心跳骤停几分钟后为急救的黄金阶段?
    A、2-4          B、4-6           C、6-8            D、8-10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A,在进行了救护培训之后,同学们回答的正确率高达90%以上。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培训前,正确率只有50%左右。不难想见,在掌握了心跳骤停之后的黄金急救阶段的知识之后,同学们身边如发生类似状况时,就不会因为无知而错过了最佳救护时间了。
    ——您知道人工呼吸的频率是每分钟多少次吗?
    A、4-8          B、8-12          C、12-16          D、16-20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老师上课时所讲的为10-12次每分钟,也许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小小的差异,本题的正确率为40%。看上去较低,但是对比没有培训时的20%还是有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这样的理论知识,对于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急救中心的号码是_________?
   本题的正确率高达99.5%。很多人以为这是常识性的问题,并不在意,但是我们知道,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只有最及时的拨打急救中心号码,才最有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在培训中再一次强调这个问题的巨大作用。
    总体来说,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在培训前后有着明显的对比。
    其次,救护培训效果良好。给同学们进行救护培训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可以在平时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做到初步的自救和他救。我们发现在进行了培训之后,同学们的救人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仍通过问卷进行分析。
    ——你觉得在参加了救护培训之后你是否会去救护有需要的人?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这道题目中,在培训之后,选择A的同学有68%,没有同学选择B,选择C的同学有18%左右。这说明,同学们的救人意识有了提高,愿意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帮助他人。这样在救护培训之后多了许多的分布在社会各界的义务救护员。
    ——你觉得救护知识技能的学习对您的帮助有多大?
    A、很大,在生活中很有用     B、有一定帮助        C、没有用
    这道题目主要想知道同学们对救护培训活动的看法,其中选择A的同学有24%,选择B的同学有64%,没有同学选择C。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救护培训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平时生活中真正的突发事件还是少数,很多同学觉得学了知识很有用,只是可能会用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不过无一例外的都认为开展救护培训活动很有意义,对自己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救护培训培训出许多业余救护员,这些救护员可以影响到很多的家庭,这样整个社会的救人和自救的水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才会从容应对,伤亡率也会有所下降。这是救护培训取得的最大成果。
    案例二:红十字会特聘老师采访
    在红十字会对高一新生进行救护培训的当天,本调研队也对红十字会的特聘老师进行了采访。以下是我们对曹荣福老师的采访记录:(曹荣福,男,红十字会特聘老师,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从事红十字会义务培训已有7、8年。现为肿瘤内科医生,曾从事急诊急救20余年,经验丰富。)
    问:老师您好,我们是苏州大学的学生,很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接受我们关于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的采访。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可是我们也知道您当这个特聘教师不是一年两年了,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您一直始终如一的做着这样一份工作的呢?
    曹:物质和精神得到了基本的满足,我希望可以服务社会。觉得应该一直保持一颗服务社会的心。
    问:在这么多次的活动中,老师每次面对的都是不同的群体,有的时候可能是中学生,有的可能是耄耋老者,他们的接受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您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使不同的人群都能够更好的接受培训,掌握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呢,也就是说老师您授课的独门秘籍是什么呢?
    曹:对于不同群体肯定会采取不同的讲课方法。就像俗话说的要因材施教。比如说,培训对象是建筑工地工人,那么讲授就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理论的东西要少讲一点,实际操作要多一点。假如对象是企业白领或者是高级酒店的服务人员,则可以讲理论的东西多一些,讲专业一点。
    问: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老师授课的内容会不会有所不同呢?侧重点有哪些不同呢?
    曹:主要都是以心肺复苏和外伤救护为主,针对不同群体主要方向也不同。如:企业,普通事业单位,以常用的心肺复苏和外伤救护为主。再如进行户外运动的群体则主要为扭伤、外伤以及被毒蛇咬伤等方面,比如判断非毒蛇、毒蛇以及包扎方法等等。又如化工企业,以外伤和有毒气体的防范为主。不同的群体我们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问:老师一般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去检验您的这些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呢?
    曹:直接用试卷来检验结果,然后有理论和实践的考核,合格后方颁发证书。
    问:我们之中也有人曾经接受过救护培训的,可是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所遗忘,老师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呢?
    曹:基本上学习过了就是长期有效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大的方向是不会错。有的企业频率比较高,效果很明显。
    问:老师您觉得现在苏州市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的现状怎么样?
    曹:关于救护培训已经做了7、8年了。我们去过很多地方,比如说旅游局、保安、外企、学校,我们都有过培训,社会反响是很好的。有主动的,被动的,公益的,商业的,各种各样的都有。在这方面,基于观念、设施、经济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外企对这一方面更为重视。
    曹荣福老师作为红十字会的特聘老师,在多年的授课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他认为急救培训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群体,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另外,从急救培训的持续时间和效果来看,大多数人在接受培训后能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基本转化为长期记忆,效果很显著。也正是这种经验使老师的工作越做越好,同学们对救护培训的欢迎度也就越来越高。
    案例三:红十字会志愿者采访
    在对特聘老师采访的同时,我们对红会志愿者吴桐先生进行了采访。以下是我们对吴桐先生的采访:
    你好,我们来自苏州大学,感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能深入了解红十字会志愿者的一些工作。
    问:我们知道志愿者的工作有很多种,那么,当初又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弦,让你想到当一名光荣的红会志愿者呢?也就是说,你当红会志愿者的动因是什么呢?
    吴:首先,因为我的专业是医学,所以我觉得要学以致用,正巧当时红会正在招募应急救护志愿者,我看到通知后,就主动要求参加,我希望自己能够作出一点贡献。
    问:那你有了这种当红会志愿者的想法后,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想法的呢?每个红会志愿者在加入红会以后如何接受红会救护知识的培训?
    吴:我是自己主动报名参加的,其实当时有好几个组织都在招募志愿者。像你们学生想要加入红会,做红会的志愿着,可以去红会登记,它会定期举办活动,比如募捐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积极参加的。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能够帮助他人。说到接受红会救护知识培训,其实,我们志愿者也有很多种,也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一定经济能力的人。
问:那么,红会的志愿者平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给周围的人群传播红会救护知识的呢?你们开展的活动一定是丰富多彩的,那就你的观点,你认为那种传播红会救护知识的方式最好,它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
    吴:我们除了像今天这种讲座和现场操作的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比如通过报刊、宣传栏传播等。说到哪种方式最好,其实我认为,方式并不重要,只要是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为他人作出贡献,任何方式都很好。
    问:作为一名红会志愿者,你自己在接受红会救护培训,或者在为他人讲解红会救护知识的时候,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呢?你又是如何克服的?
    吴:困难当然有,有的时候,我忙于红会的事务,家里就会顾不上。刚开始,家里人不理解会有小小的埋怨,但是经过我与家人的解释,他们也渐渐释然了。有时候,我甚至把我妻子带到现场,她看到那么多感人的场面后,也主动要求参加红会的志愿者。
    问:你在做红会志愿者的工作中,一定有很多难忘的经历,那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吴:我做红会志愿者中,确实,有很多很多难忘的经历,数不胜数。最让我难忘的要数汶川地震的时候了。吴江有一位企业主,当他知道汶川发生地震导致桥梁断塌,道路受阻后,主动请愿,将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送到汶川,用于加固桥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事情让我非常感动和振奋,我觉得每个人的力量加起来就会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问:据我们了解,红会救护知识在苏州市民中的普及度还比较低,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为了提高红会救护知识在苏州市民中的普及度,你有什么建议呢?
    吴:确实,救护知识在市民中普及率比较低,虽然我们红十字会有很多分站,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渠道,不过我们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学生是传播知识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对这些知识比较敏感。我们加大救护知识在学生中的传播,就是为了让学生起带头作用,再去社会上进行宣传。我鼓励你们学生多了解红会救护知识,积极参与到红会志愿者中来。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奉献,越来越多的人们才会更了解红会救护知识,在突发状况下不至于手足无措,我代表他们,真心谢谢你们的奉献。我们作为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到红会志愿者中去,谢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通过对吴先生的采访,我们在写出采访稿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部分经验,这些不仅体现了红十字会在这五年间的成绩,也有志愿者对相关方面的未来期望。
    吴桐先生作为志愿者,主要是协助红十字会的各项活动,包括协助老师进行急救培训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职员服务还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乐于奉献社会。
    三、几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救护培训仍然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一是公众急救意识仍较低:经过对高一新生培训前的调查,苏州市乃至全国公众的急救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多数人没有认识到救护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大部分人不知道世界急救日是哪一天,120急救电话的知晓率与正确呼救率仅为50%左右。
    二是救护培训方式比较单一:虽然目前苏州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大多数采用理论知识普及与现场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但由于场所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培训方式显得较为单一。
    三是复训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急救培训不能仅仅限于一次,公众对于救护知识和技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模糊,因此复训工作应该及时跟上。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其一,加强公众对急救知识技能掌握重要性的认识。红十字会作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重要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发放通俗易懂的急救知识小册子,深入到学校、社区及其他特殊群体中进行有针对性宣传,强化急救意识。
    其二,严把师资关。在国外和香港特区,急救知识普及工作都是由经专门训练并持有教师资格的急救培训导师承担,这些导师必须随时了解国际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最新标准和信息,经一定时间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再培训,资质认证后再重新上岗。苏州市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是依托医院,聘请专业医师,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另外选拔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娴熟、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的志愿者,聘请相应专家进行测评,合格后才能认定其资格。
    其三,培训方法应灵活多样。在目前尚无全国统一培训教材的条件下,参考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等教材,根据公众缺乏医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特点,考虑非专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案,利用操作模型、多媒体、图片等形式灵活直观进行教学,现场讲解、现场演示、现场操作相结合。急救技术训练,尽量采取徒手操作,尽可能利用现场资源,既方便快捷又易于掌握。每批次的培训均进行考核,达到要求才视为合格,并发放合格证。
    其四,重视急救技能的复训,巩固培训成果。由于急救技能有效性的保持力随时间的推移明显降低,而且多次有效培训可明显提高目击者对陌生人实施CPR(心肺复苏术)意愿。所以我们对公众的培训不能仅停留于一次,而应在2~3年内进行复训,复训时调整简化内容及程序,达到强化巩固学习内容,确保培训效果的目的。
    总之,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苏州市红十字会在五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原因。苏州市红十字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规定,在上级机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在资金方面,苏州市给予了大力支持。苏州市红十字会也制定出了许多可行的政策,使得红会的工作能够有顺利开展。市红十字会也得到了社会一些单位的支持,或给予红会资金上的支持,或提供场地。市红十字会与这些单位长期合作,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救护意识,也扩大了红会自身的影响力。同时,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救护培训成绩的取得与他们的奉献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批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也为救护培训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贡献。相信在各方继续努力之下,救护培训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国家百万人中有一万个救护员的目标也一定会成为现实。
(团队成员:指导老师:周小蓉)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历史研究]
[调研报告]
[目录]
[焦点透视]
[观察思考]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