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理论园地] << [目录] | [工作研究] >> 
 发布日期:2013-6-30 1:20:24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红十字文化传播之我见

郭进萍

2011127,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在九届三次理事会上强调,“要深化理论研究,充分挖掘红十字文化内涵,推进红十字文化中国化,广泛传播人道理念,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里提出了红十字文化传播问题,是颇富有时代意义的。那么什么是红十字文化?为何要传播红十字文化以及如何传播红十字文化?本文就此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什么是红十字文化,可以说见仁见智。大体而言,或可将红十字文化定义为“红十字组织在人道救援实践中所创造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这一系统既包括红十字会的理念、宗旨、原则、信条、价值观以及经验等,也包括与这些精神文化相配套的制度、规章、组织、条例等行为规范。其中,人道主义是红十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七项基本原则是红十字文化的集中体现。

传播是文化的核心功能和本质要求。红十字文化传播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红十字文化传播是红十字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红十字会是一个面向社会从事人道主义救助的组织,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支持和参与,而这些都离不开宣传工作的先导。20116月,华建敏在浙江调研时强调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红十字文化,让老百姓真正理解红十字的内涵。另一方面,中国红十字会近年来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去年的“网络事件”使红会的公信力受到极大冲击。据事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诊断式评估,宣传倡导不够是中国红会存在的四个比较大的问题之一。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也指出,“公信力很重要的就是要宣传”,使民众知晓红会的历史与活动。红十字文化传播已然成为重建红会公信力的一柄利器。

其次,国内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呼唤红十字文化传播。

从国内看,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以及社会矛盾的凸显,都使得人道事业所扮演的“社会调节器”作用愈加重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诚信和道德危机,利己主义蔓延、慈善意识淡薄,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漠视。不法商人唯利是图,无视人的生命健康,毒奶粉、毒食品、毒药品等事件层出不穷;相当一部分民众冷漠麻木,“小悦悦事件”等不断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各种社会问题亟待红十字文化的道德催化和洗礼。

再次,传播红十字文化是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当代中国亟待探索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的核心价值,必须是一种可以协调各阶层群体和各方利益的价值观,是一种求同存异,具有广泛代表性、基础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特点的价值观。而红十字文化宣扬人道主义,具有多元性和超越性。从来源看,除了基督教的博爱,还有佛教、儒家及伊斯兰文化等。因而它超越了国界、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及政治见解等,易于在各种阶层群体中获得认同。更重要的是,红十字文化还包含实践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同化性,与生命理念(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灾害文化(科学避险、积极防范)、现代慈善价值观等一脉相承。[1] 这显然符合以上诸多特点,完全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贡献一己之力。

红十字文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传播红十字文化以推动其大发展、大繁荣,可以说千头万绪。这里仅切入传播学的视角从共时性的层面稍作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依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包括传播者、讯息、媒介、接受者和传播效果五大要素。具体而言,在红十字文化传播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高度重视人力因素在红十字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作用

传播者在文化传播中处于主导地位,红十字文化传播的主体当然要落实到与红十字会相关的人才队伍上。红十字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领导人才,也需要足够数量的红十字运动理论家和建立一支长效持续的宣传队伍。

在红十字文化传播中,领导者的提倡和引导发挥着名人效应,而“领导的实质就是影响别人。”哈罗德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2]在近代,红十字会总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等领导层的“玉照”、演讲词在红十字报刊中俯拾皆是。在征募运动中他们更是充当先锋角色,积极奔走呼吁国人赞助红会不遗余力。根据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名人的示范带动无疑会在无形中强化普通民众对红会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理论家的主要职责在于构建理论研究平台,组织出版各种理论著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理论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为红十字文化传播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专业宣传队伍则专注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红十字文化普及开来,内化为民众的生活常识。

无论是领导者、理论家抑或宣传队伍,从本质而言都属于知识分子,在文化传播中具有灵魂地位。依据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有组织的文化事业和知识分子来实现的。知识分子扮演着使文化合法化即建立文化领导权的政治功能。“文化上的领导权又是通过他们所掌握的学校、报纸、书刊、教会,乃至对家庭的控制,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趣味、行为规则和思维习惯,渗透到市民生活的各个层次和角落。”[3]由于这种影响的潜移默化,从而可以更为有效地产生“一致同意,舆论一律”的强大社会心理效应。由此启示我们,红十字文化传播亟须培养一批与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组成一个“文化和社会集团”,用教育、宣传等手段逐渐地引导社会大众的心理结构,促使民众自觉地认同和践行红十字文化。

其二,提升红十字文化的感召力是推动红十字文化传播的关键

红十字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十字文化的感召力。依于清亚的观点,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原则、红十字人道主义救助之实践活动、从事红十字人道主义事业的人之奉献精神以及激励机制等,都是决定红十字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因素。[4]因而不断加深对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原则的研究,揭示其科学内涵,并致力于对基本原则的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才能形成感召力。

红十字人道主义救助的实践活动,也是形成红十字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因素。这里要强调的是红十字文化传播还必须在更新观念上多下工夫。诚如江西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方娅所指出的,“红十字事业要加快发展,就要大力宣传红十字精神并在宣传上做出‘新’意……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但为什么还未被大多数人所了解?从事社会救助活动的机构和单位现在很多,有全国青联的‘希望工程’、全国妇联的‘春蕾计划’、还有全国残联、全国慈善总会等等,他们的宣传工作和招募对象也大都类似。我们怎样将内容相同、形式相似的活动在宣传上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我们要开动脑筋,做出‘新’意来。我们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应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诚然,在全国从事社会救助活动的机构和单位非常之多,其宣传工作也大都类似,如何凸显红十字文化的特色,形成品牌效应显得弥足重要。

在实际取向上,权利和义务要兼顾,贴近民众的切身利益和心理需求。例如,不仅是向会员收缴会费,也应为会员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民国时期就有赠送马戏券及推行健康体检等待遇;不仅是发动民众无私奉献,也应对贡献突出的人实行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还可尝试仿照《献血法》鼓励义务献血的有关条例,规定对红十字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在他们自身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社会应该优先提供大体相当于他们贡献量的无偿帮助,以此激发捐献者的爱心。对企业而言,则可强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公益项目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提高捐赠扣除标准、简化减免税程序以及和企业合作举行慈善义拍,发展企业“留本冠名基金”等方式,有效激发企业参与红十字捐赠的积极性。

其三,强化媒体攻势,构建与大众媒介的良性互动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现今时代,不管承认与否,媒体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导航和潜在的决定性作用,对人们时刻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因而要传播红十字文化就必须积极探索大众媒体参与红十字事业的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和普及红十字价值观。这里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充分发挥红十字机关报刊自身的传媒力量。以《中国红十字报》为例,应明确办刊宗旨和服务人群,以扩大读者群。以史为鉴可以获取丰富的精神资源。抗战胜利后传播红十字文化的利器——《红十字月刊》,在创刊之初,即开宗明义,“本刊将是一本有益于人生的综合性的刊物”,所要具有的风格,“讲外表,希望的是有文,有画,有诗,有歌,有颜,有色;讲内容,希望的是密迩生活,紧跟时代,接近老少,踵继高明。”而《红十字月刊》最大的目标,“不是把这本刊物,专给从事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一种读物,而是要把这种刊物,献给广大读者之林,必须是与人人而密密生活在一起的读物。”[6]作为传播红十字文化的机关报,《中国红十字报》有必要革新面貌,“翼彼新苗”,适当扩充版面,丰富理论探讨、康乐常识、国际红十字运动动态的容量,以最大限度地吸纳读者群。除此之外,积极构建与其他大众媒体的良性互动平台也至为关键。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在红十字文化传播中的舆论引导、建言献策和监督协调功能,“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方法,完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话语权,运用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红十字先进典型,传播红十字理念,提升红十字品牌”[7],使红十字文化弥漫社会的每个角落。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与大众媒介社会教育相对应的则主要是学校教育。学校是比较集中的培养人才的场所。红十字人道主义教育理应纳入中小学学生德育培养系统中。红十字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不仅流传了大量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而且积淀了救护训练、卫生常识及健康教育等素材,极易设计开展教学。民国时期,对红十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这一问题,曾有系列理论文章加以探讨[8],可资借鉴。

其四,尊重受众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传播者通过信息作用于受众心理,受众对所接受的讯息也会做出反馈。一般而言,传播效果与受众的社会地位、身份、心理观点和立场等方面相关。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传播效果的最后鉴定者。在进行传播时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投其所好”,才会引人“兴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受众慈善意识的发达与否也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此外,负面事件的冲击也是制约红十字文化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红十字作为最大的品牌,其荣枯直接系于公信力。因此一定要加强红十字品牌保护和公信力建设,对于滥用、冒用、盗用红十字名义的不法行为必须严惩。毋庸讳言,在近代法制尚不完善的时代,假冒红会诈捐、骗捐以及盗卖红十字旗帜、徽章等事件层出不穷,然而红会却赢得了较高的美誉度,个中缘由之一即中国红十字会对各种负面事件的严肃惩处。不仅登报声明警告,更制定惩罚法,求助警局,采用刑事手段对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而且采取悬赏金钱和名誉奖赏的方法广泛发动民众,以最大限度降低负面事件的冲击。相比之下,“网络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遭受巨大的名誉损害,而肇事人却逍遥法外,严重影响了民众对红十字文化的响应力。因此,加强危机公关能力,降低负面事件的冲击,也是推动红十字文化传播的关键因子。

从历时性层面而言,以史为鉴,加强对红十字文化在中国传播和流变的历史研究,可以为当今的红十字文化传播提供深厚的根基和养分。

红十字文化具有连贯性和扩散性,一经登陆中国即开始传播的历程。近代红十字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总结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泛开展以红十字报刊为载体的文化事业,加强会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倡议设立红十字博物馆,开办阅览室,提供图书阅览服务等;二是一批理论家群体和专业人才队伍的涌现,孜孜开展理论探索和技术指导[9];三是公开透明的征信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引导,采用一些“迎合”本土民众心理需求的宣传方式和策略,如嫁接传统文化、颁发勋章、诉诸功德、宝塔捐、名人效应等;四是创新和扩展业务活动,针对社会需要进行服务。中国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实践中所积淀的这些宝贵经验是一笔不该遗忘的财富,尤其值得挖掘和继承。

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相互交织和统一,共同构成了红十字文化传播系统。一言以蔽之,红十字文化传播的要义在于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要素的紧密配合与相互协作,扩展而言,即公共关系之建立。这里套用杨宝煌的观点作为注脚,“红十字会要建立普遍的社会关系:每个人与她的关系,要建立与地方上领导力,物资来源,有关业务协助以及所有地方人士的关系;要建立与政府机构的关系;要建立不幸者与她的关系,与分会总会的密切关系。”[10]当这些公共关系面面具立,交织成一张畅行无阻的巨网时,红十字文化传播的阻力自然会迎刃而解。伴随红十字文化传播的蓬勃开展,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红十字文化理念也必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贡献积极的力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1] 潘世建:《略论红十字文化》,见《厦门红十字百年回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2]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3] 张怡:《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外国文学》2000年第4期。

[4] 于清亚:《红十字学研究》,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5] 方娅:《在全省红十字会秘书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31019),江西省红会档案资料。

[6] 江晦鸣:《编余》,《红十字月刊》总第34期合刊(19464月),第14页。

[7] 《市红十字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宜春日报》20111217

[8] 这方面的代表文章有沈金涛:《愿教育家倡导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6年第14期,第1-2页;刘思敬:《从教育的效率上谈到参用红十字会教材的刍言》,《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7年第21期,第1-2页;吴耀麟:《如何发动中小学教师倡导红十字青年工作》,《红十字月刊》总第13期(19471月),第11-14页。

[9] 以抗战胜利后的“复员时期”最为突出,其中吴耀麟长于红十字青少年的训练及技术指导工作;何晦鸣专于红十字报刊的办刊、宣传以及军人服务;朱子会关注红十字周宣传面向;袁可尚侧重儿童福利思想及国际红十字会动态的绍介;汤蠡舟致力于宣传红十字会的原则、精神等;王耀庭对红十字会的荣军及风火灾服务颇有专长;苏渊雷则重视红会史的搜集整理,编辑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大事年表及简史,等等。

[10] 杨宝煌:《红十字业务之推进在于公共关系之建立》,《红十字月刊》总第32期(19488月),第12页。

 

 

红十字会与和谐社会建设

梁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历史性的新课题,作为专门从事人道主义工作和社会救助的团体和全国最大的公益组织,红十字会理应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红十字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的内在统一

红十字会是红十字文化的重要载体。红十字文化的精髓即“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人道是红十字精神的核心和基石,人道主义,是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和基本生存状况的一种良知,它关注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是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普世观。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有密切关系,其核心正是“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核心,这一科学发展观既是对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其本质要求之一。

红十字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具体而言就是坚持“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十六字方针。这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博爱精神历来为我国古代先贤所推崇,孔子强调“泛爱众,而亲仁”。 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提出“兼爱”的主张,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指出仁即是博爱。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博爱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互助、博爱无疑是其重要内容。有社会就难免有纷争,只有坚持互助、博爱,社会才能稳定和前进,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博爱”是和谐的根基,和谐社会体现着广博的爱,构建和谐社会更要有博爱的胸怀,博爱思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博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精神一脉相承,深深地融入其中。在全社会提倡诚信友爱的博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为奉献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奉献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价值导向,为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道德基础。因此,倡导奉献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上述可以看出,红十字会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高度契合,内在统一的。

二、红十字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红十字会是一个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开展社会救助、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文化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其他社会公益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在社会救助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开展社会救助是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责,是社会赋予红十字会的重要使命。红十字会作为政府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和联系困难群众的助手,具有开放式、社会化的工作特点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筹集社会资金,积极开展备灾救灾、社会救助、扶危济困等活动,在整个社会救助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二,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红十字会人道主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是以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和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它通过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参与社会资源第三次分配,在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中发挥作用。第三次分配一般是通过富有者和慈善组织捐赠的形式来实现的。红十字会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并以此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文明程度以及人们慈善意识的提高,红十字会在参与第三次分配、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三,营造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活力因子。

人道主义思想和博爱、奉献精神是红十字精神的精髓,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红十字事业,大力提倡和弘扬红十字精神,营造和谐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对于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导向性和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倡导社会诚信友爱,是红十字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基础。红十字会的生命力在于以自律和诚信服务于公共事业,在于对人、自然、社会的关怀与爱护。红十字精神代表的是积极的公民精神,强调公民应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要承担基本的道德责任,努力做到自助、互助和助他。这种正面的价值观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红十字会的爱心善举帮助了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体现了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心与关怀,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红十字精神被广泛接受并发扬光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团结互助良好风尚的形成。由此,发展红十字事业,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促进社会公平,加强社会管理的生力军。

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公平正义是人道精神坚持的准则,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红十字会通过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投入救助事业,树立了人道主义形象,促进了社会公平,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并强调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红十字会应当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上联系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承接好政府的职能转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优势,更好的协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

三、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红十字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面对政府转型、市场经济、社会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红十字会迫切需要不断适应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自身改革,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意味着红十字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转型助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调整,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空间,为红十字会等相关社会团体在公共事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创造了宽广的舞台。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的政府转型,需要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剥离给红十字会等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去承担,这就为红十字会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红十字会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毫无疑问,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是公共需求的增长,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为红十字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红十字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相应的协商对话机制。红十字会作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人道主义社会团体,在公共需求增长时期,尤其在人道主义工作领域,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救助的社会团体,在广大民众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能够组织和动员民众,参与到人道领域的社会救助中,这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心、提高公民素质、倡导社会文明,更有助于帮助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使其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新的挑战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一是相关法律规定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这是公共需求增长的要求,也是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和保证。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进一步发展。红十字会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红十字会法》,加强法律法规间的协调和统一的同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制订和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有效地保障各级红十字会更好地为公共需求服务。

二是强化自身建设,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红十字会自身建设是关系到红十字会能否有效发挥社会服务作用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以及能力建设。特别在经历了“微博风波”之后,提高自律性和公信力就成为当务之急。提高红十字会的自律性和诚信度,必须加强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逐步建立一支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群众、服务社会的专业化队伍,同时也必须切实加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管理。只有这样,红十字会才能发挥好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浅析

徐璐

志愿者团体是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自联合国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普及、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一股志愿服务的风潮席卷全球。我国民众志愿服务精神认知逐年攀升,志愿者队伍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志愿者队伍成员的庞杂与素质的不一,给各个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对红十字会而言,尤为如此,因其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工作、以志愿服务为其基本原则之故,志愿者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红十字会志愿活动成效。因此,如何整合好志愿者这一独特而强大的人力资源,成为摆在红十字会组织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此问题试作简要的探讨。

一、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特殊性

红十字志愿者是热心红十字事业,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自身知识、时间、技能等资源协助红十字会工作的人士。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不以薪资或升迁为交换条件,完全出于内心的志愿行为。志愿者多半没有学历、经历限制,年龄层分布极为广泛,不分民族、宗教、性别、国籍,成员的复杂性非一般组织所及。同时,红十字作为百年品牌,相比其他非营利性组织,拥有较为强大的号召力,从事多种志愿服务事业,因而志愿者队伍十分可观,一旦管理不善,直接影响民众对红十字会的信赖。因此,红十字会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做好志愿服务事业,必须了解红十字志愿者团队在管理与建设上的特殊性所在。

 一认清志愿者与红十字会基于志愿精神达成的特殊关系。如前所述,志愿者加入红十字会组织提供服务是无偿的,没有经济利益驱动,因此志愿者与红十字会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同时,根据《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志愿服务队提供服务,亦即红十字会一般的行政性指令对志愿者而言没有约束力,加之这些志愿者群体本身又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不依赖于红十字会组织,那么怎样才能将各个志愿者凝聚起来,就不能不重视价值体系与使命感的激励作用。倘若组织内部因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个人愿景与组织宗旨出现了矛盾,势必影响他们对于组织的认同,因此红十字组织必须要很好的传达自己的理念使之化为成员自己的信念,让志愿者获得心灵上的归属感,用使命感呼唤是促进志愿者团队与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二正视志愿者的深层精神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红十字志愿者的价值取向层次显然集中体现在后三个需求层面上。他们需要红十字会在社会公益中发挥作用,期待在志愿团队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渴望在岗位上被需要、被尊重、被感激。因此红十字会在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请志愿者来帮忙”的观念,更细致入微地关怀每个志愿者的情感要求,通过开展充满爱心和人性化志愿服务项目,为志愿者提供参与社会、体验助人乐趣、满足精神领域的层次需求的机会,唯此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价值。当然。过分强调志愿服务自身价值,容易忽视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而红十字会应注重提升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

二、我国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我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年来,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逐步推进,不断深入,目前已取得较好成绩。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规模可观,服务能力强,组织正规性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网络动员体系。以江苏省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为例,截止2010年全省红十字志愿者超过18万人,人员构成日趋多元,队伍最初主要由学生、医务人员组成,如今机关干部、新闻工作者、离退休人员、社区和乡镇工作人员、民营企业家、境外和外籍人士、进城务工人员等多层次、多行业、多方面的爱心人士都有参与。省红十字会及各市、部分区县红十字会成立了红十字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制定了从志愿者招募、注册到培训、管理、服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志愿者管理方面逐步规范化。同时,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如南京市红十字会现已有社区红十字工作站和红十字新闻工作者志愿服务委员会、红十字捐献遗体志愿者之友、红十字急救与应灾志愿工作队、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广受称赞。但随着志愿服务需求增加,我国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服务能力的相对落后仍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红十字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缺乏统筹志愿者招募、管理计划。

现阶段,不少红十字组织仍然处在“人(志愿者)来才思考如何运用”的“塞人”模式,对红十字志愿者招募没有整体计划。广西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在2004年成立之初,招募了大量志愿者,但由于没有合理组织安排,上千志愿者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开始质疑自己加入志愿者的意义。另据2011926广西新闻网报道,南宁市黄先生五年来一直期待自己的骨髓能给患病者带来生机,但联系中华骨髓库时,却发现骨髓库中没有自己的捐献信息,对此广西分库的解释说,由于血样从采样到入库,中间经历时间长、工序多,他们没有能力像血站那样,将志愿者资料和血样信息合成入库,给每个志愿者回复。红十字会建立行之有效的志愿者招募、遴选、反馈等机制,强化管理,显然是必要的。

其二,缺乏持久的志愿者培训与开发系统。

红十字志愿者是红十字会开展人道救助事业的得力助手,因而红十字会加强志愿者专业技能、综合组织等能力的培训与开发至关重要。志愿者了解组织目标、项目计划、行事原则等基本情况,对志愿工作大有裨益。但目前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培养未得到重视,汶川地震救灾中,很多志愿者未经批准自行到灾区,结果未到灾区,反自陷困境,不仅不能施助,反成专业救援队伍的负担。因此,要使红十字志愿队伍成为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就必须通过培训与开发工作,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其三,缺乏志愿人员服务的价值转换与绩效衡量机制。

红十字志愿者提供服务是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者做出的贡献当然可以用金钱估量。志愿服务时间是对红十字志愿者绩效评估的一项指标,若将志愿人员所贡献的每小时价值以同类机构组织成员工作报酬的市场价值作参照,便可估量出志愿人员的市场价值。但是在许多红十字组织的具体管理中,将志愿者与金钱彻底“切割”,避谈金钱,倘若能让志愿者从另一角度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志愿者服务热情,同时又能提升公众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另外,志愿工作的统计指标也只有简单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总时间、参加志愿活动总人数、每一名志愿者服务累计时间等,没有对志愿人员在服务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的数据,既无法反映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热情,也无法对志愿者本人做出全面的评价。

三、关于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一点思考

鉴于红十字志愿者与红十字会之间形成的特殊关系,以及志愿者参与服务特殊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红十字会必须在充分尊重志愿精神的基础上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建设与管理。

(一)柔性管理——善用情感文化

首先,建立共同愿景。要让组织的价值观在志愿行动中得到体现,必须也让组织的理念成为志愿者的信念,而充分沟通是建立共同价值观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要准确、全面地向志愿者传达红十字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志愿者对于红十字情感文化的认可。红十字会致力于把志愿服务目标转化为行动时,必须要了解志愿者的兴趣、资质、与职位的匹配度等,然后为其做职业塑造、安排总结,将志愿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作为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观,通过志愿生涯管理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整合在一起,形成内聚力与忠诚度,才能让志愿者与红十字会的目标最大程度的接近,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进步。

其次,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如果说人类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志愿者行为的内在动力,那么激励机制则是维系志愿者的服务的外在动力。如何设计好激励机制,是红十字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激励机制大致类型包括工作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与荣誉激励等,在物质激励手段失效的情况下,这些精神激励无疑效果长久。如红十字会可注重志愿者工作的复杂性,让志愿者接触各种社会层次的服务对象,提高志愿者工作技能的应变性、自主性和灵敏性。此外,红十字会应善用荣誉奖励方法,如颁发证书、颁发纪念别针、举行仪式表彰个人等等,激发志愿者的工作自豪感。

 再次,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一种和谐进取、学习创新、品格高尚、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与氛围,能够使得志愿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高效率地完成志愿服务的目标。关爱机制与民主沟通是营造和谐组织氛围的有效方式。活动中志愿人员不免有情绪的波动现象,对其给予及时的精神关注,使其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多与志愿者沟通,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志愿者对于志愿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合理调整志愿者的工作配置及志愿活动计划的制定,使志愿者之间在工作中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志愿服务不断前行。

(二)刚性建设——加强队伍塑造

一是有计划的招募。红十字志愿者招募就是寻找能够满足组织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志愿者的过程。招募关键是把志愿者需求与组织需求结合,拟定招募计划,让志愿者清楚组织目标、服务内容,不可一味追求招募数量。由于红十字部分志愿服务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性,可以根据特定服务项目需求及人数限制,增加选拔环节,以确保志愿者具备参加此类志愿服务项目的基本能力,顺利完成服务任务。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当前,红十字志愿者的培训内容大致可分为:文化培训、技能培训、资金募集、管理模式和管理技能培训等。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根据志愿者的特殊性及志愿活动的性质、特点,尊重志愿者意愿,因人而异制定培训规划,将交流、沟通技能、组织技能,甚至生涯发展也纳入培训的范围。另外,通过志愿者专业培训,扩大人才储备,特别是骨干人才培养,为红十字志愿服务储备生力军。

三是丰富绩效评估。对于志愿者而言,绩效评估可以让其了解自己优缺点,为其指明问题所在、改进方向。也便于红十字会组织从中了解志愿者的思想状况、工作态度及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组织者和成员相互理解。因此,志愿者价值衡量机制不仅要考虑参与时间长短,也要注意参与活动频度,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方面所具备的基本素养等进行数据统计,如:是否接受了必要的培训,培训了多长时间等等。

四是加强联动——志愿者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网络是志愿者凝聚行动最快速的管道,所有投入志愿服务的因素都可以借助网络串联。如服务活动的通知等,利用网络一能保证将通知迅速传达给每位志愿者,二可减少通讯成本。政府、企业、民间等各部门可通过网络时刻了解志愿服务动态,为红会志愿服务宣传提供广阔平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历史研究]
[观察思考]
[目录]
[理论园地]
[专题研究]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