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图书评论】 << 【专题研究】 | 【珍稀史料】 >> 
 发布日期:2016-9-30 16:34:11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图书评论】

《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1874-1949)》述评

郭进萍

袁灿兴博士所著《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1874-1949)》一书,作为“红十字文化”丛书(池子华总主编)之一种,2015年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袁灿兴博士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也是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就此书做简要述评,以飨读者。

国际人道法在中国,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1949年以前,国际人道法由关注战争中伤病者为中心的日内瓦法体系,及限制杀伤性武器、给予俘虏以人道待遇为中心的海牙法体系构成。至1949年,国际社会将此二体系融合,形成了日内瓦四公约。至1977年6月8日形成了两个附加议定书,2005年12月8日又订立了第三附加议定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国际人道法。

自国际人道法引入之后,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国红十字会、各大媒体、军队等,均根据自身特点,对国际人道法进行了传播。如1912年12月7日,陆军总长段祺瑞发布陆军部部令,将红十字条约及解释通令全军,“凡我军人军属均应熟读而恪守此令。”1913年中国红十字会即大量印刷《人道指南》手册,分送本外埠会员、各巨绅宅第、大公司、大商号,以期传播人道主义,推广慈善事业。1914年第二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杂志》,则以较长篇幅对“人道”进行了阐释,并全面介绍了海牙法体系的《海牙陆战规例》。自1904年日俄战争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近代一系列国际武装冲突中,中国政府均较好地实践了国际人道法,予俘虏以优待,审判俘虏,彰显了人道主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而中国红十字会也在各个时期出入于战火,从事于战争救护、赈济难民、医疗事业,实践了国际人道法。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5条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各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订,或重订。”1952年,中国承认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1956年11月5日,中国批准日内瓦四公约。1983年9月5日,中国又批准了两个附加议定书。

作为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缔约国,新中国在传播和实施国际人道法方面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并一直重视国际人道法的研究、传播。《红十字国际评论》主编葛瑟尔博士曾著文强调:“现行的规则必须由国家依照其各自制度规定的程序加以接受,这正是中国政府所做出的。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在80年代就承认所有现代国际人道法条约的国家。”

近年来,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频繁发生,人道主义灾难加剧,难民潮时常出现,国际人道法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与联合国及国际红十字会合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及国际人道救援事业。国际人道法的研究与传播也因此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12月初,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获批成立。该委员会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牵头,外交部、司法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参加。该委员会研究涉及国际人道法的各种问题,促进国际人道法国内传播和实践国际人道法的活动,协调我国参与国际人道法事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对推动国际人道法传播和发展的积极态度。

国际人道法是当今世界比较通行和常用的法律,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当前对国际人道法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专注于国际人道法法理本身,而其何时、如何传播到中国、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并实践,学界则多有忽视。令人欣喜的是,袁灿兴博士在此领域有所突破,对国际人道法在近代中国的实践与传播,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的出版,开启了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新领域,势必吸引学界与业界的关注。

《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1874-1949)》全书30余万字,共分五章,对国际人道法在近代中国的实践与传播作了系统研究。

本书第一章,就国际人道法的历史溯源及构成体系,扼要加以介绍。本章第一节就中西方历史上的人道传统,加以回顾。早在古希腊的战争中,就有涉及人道的内容。至西方民族国家形成以后,更形成了一系列关涉到战争的国际法规,而国际人道法也从中发展出来。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也有较多合于现代国际人道法的内容,可见人道不分古今,不分中外。本章第二节就国际人道法的两大体系,即日内瓦法体系和海牙法体系,加以介绍。日内瓦法体系源自1864年《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海牙法体系源自1899年《海牙陆战规约》,二者在二战后得到融合,形成了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并在此后得到三个附加议定书的补充,形成了完整的国际人道法体系。

本书第二章,就晚清国际人道法的传入,加以研究。近代以降,在内忧外患之中,日内瓦法体系传入中国。通过系列报刊文章的介绍,国际人道法在华渐为人所知晓,并引发了时人创办红十字会的呼吁。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经沪上绅商努力,万国红十字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就海牙法体系而言,1899年清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一次保和会,会后清政府决定批准1899年海牙公约中的三个。但由于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之役,清政府未能完成批准条约的工作。1904年,为了通过红十字会救助日俄战争中的东三省难民,清政府展开外交努力,完成了加入国际红十字会与批准第一次保和会三约的工作。1907年第二次保和会召开,清政府再次参与,并批准了第二次保和会十四约中的八个。晚清时期,中国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会议,签署并批准了系列国际人道法公约,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奠定了国际人道法在华传行的基础。

本书第三章,就北京政府时期国际人道法的传播与实践,加以研究。民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告别“南会”“北会”之争,实现合并,开展了国际人道法的传播工作。民国初创后,北京政府积极准备参加国际会议,签署国际公约,并推动相关国内立法,补签了系列国际公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红会投身青岛战地进行救护工作,对被困于海外的华侨、华工予以救助。其时,德国、奥匈帝国、瑞典、荷兰等国,经华采购大批物资,援助在西伯利亚的德奥俘虏。中国依照国际人道法,对这些人道主义物资予以方便。一战中中国也收容了一批德奥等国俘虏,并遵照国际人道法,予俘虏人道待遇,并在战后悉数加以遣返。北京政府时期,国际人道法得到了充分传播,而国际人道法的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本书第四章,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际人道法的传播与实践,加以研究。在长期抗战中,国际人道法在华得到了传播与实践。对战地俘获的日军,南京国民政府将其集中至陕西宝鸡第一俘虏收容所与贵州镇远第二俘虏收容所,分别加以收容。在收容中,中国根据国际人道法的规定,给予日俘人道待遇,获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高度评价。中国在抗战中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在前线进行将士医护、防疫卫生等一系列人道主义工作,较好地贯彻了《日内瓦公约》。抗战胜利之后,中国遵循国际人道法,将在华的日本俘虏、侨民集中收容,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之遣返回国。对抗战中在华犯下战争罪行的日本乙、丙级战犯,中国也遵照国际人道法中的相关规定,制定系列战犯审判法规,对之加以审判。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际人道法在华的传播与实践,补充了国际人道法的部分不足,为国际人道法的完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书第五章为国际人道法在华传行的评析,从理论上对本书加以提升。本章认为,国际人道法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实践,对近代中国有诸多积极意义。如带动了近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近代中国的外交环境,促进了近代中国的人道主义事业等。在国际人道法在华传行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相关问题。本章从国家视阈下中国红会的地位问题,在处理战俘时,内外有别的俘虏政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等角度出发,加以探析。

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国际人道法在近代中国传播与实践的著作,本书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且有颇多可称道之处,在此择要加以评述。

其一,本书引用资料,翔实可靠。本书大量运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部档,贵阳市档案馆藏救护总队部档案,上海档案馆藏档,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档案。这些档案极为珍稀,如所运用的上海档案馆藏档,系抗战后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第一手卷宗。所运用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档,系抗战之中,作为中立国的瑞士所提交的在华日本俘虏生活状况的第一手报告。诸多史料的运用,使得本书相对厚实,更有说服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本书逻辑清晰,叙述流畅。本书依照时间顺序展开,分别对清末、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际人道法的引入、传播、实践,加以考察。在研究内容上,本书划分清晰,以海牙法体系、日内瓦体系两大体系为主,进行研究。本书文笔流畅,虽是学术著作,读来却不觉枯燥。

其三,本书展示了较多罕为人知的历史,如在一战中,中国红会救助海外华侨,使其得以安全归国,并于青岛德日战事中进行战地救护工作。又如一战中,中国收容了一批德奥俘虏,并遵照国际人道法给予这些俘虏人道待遇等。此外,本书澄清了一些以讹传讹的历史事件,如孙立人坑杀日本俘虏,抗战胜利后,允许日本携带大量黄金归国等等。

其四,本书运用跨学科方法,并在长时段历史中融入微观个案。本书借鉴政治学、法学、军事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开拓了历史研究的视角。同时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探讨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国际人道法这一外来法律如何被接受、传播和实践。本书依据真实的历史资料,将宏观研究和微观考察有机结合,如既从宏观上介绍了抗战中在华日本俘虏状况,又以宝鸡俘虏收容所和镇远俘虏收容所作为个案,详细介绍了俘虏的生活情状。

不可否认,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理论上,尚有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的空间。在时段上,1949年之后的国际人道法传播状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内容上,本书稍偏重于国际人道法实践内容方面的研究,略轻于国际人道法传播方面的考察。在资料上,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实践,涉及的资料浩瀚广博,仍有待进一步收集整理。

总体而言,本书瑕不掩瑜,作为第一部研究国际人道法传播与实践的学术著作,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后来者”投身其中,并从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活动,促进国际人道法在当下的广泛传播。

 

(作者单位: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区域红十字事业的实践审视和理论思考

——《盐都红十字事业》简评

郭进萍

 

《盐都红十字事业》作为池子华教授总主编的“红十字文化丛书”之一种,2016年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红十字运动区域史研究再添新葩,值得庆贺。诚如盐城市红十字会会长谷容先在该书序中所指出的,“该书是盐都红十字人对红十字精神的认知、人道理念的感悟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她的集结出版,是盐都红十字人理性思考与务实作为的结晶,是区域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可喜可贺,令人骄傲。” 兹结合其内容,略作评述,以飨读者。

全书25万字,集结了盐都红十字人对红十字工作的实践审视和理论思考,分红十字事业与红十字文化、组织建设与红十字工作、红十字青少年与校园文化三大板块,彰显了盐都区红十字会在新时期博爱人群、服务社会的风采。

红十字文化方面,该书提出以价值认同为核心加强博爱文化建设。至于如何推动红十字博爱文化广泛传播,该书将个案考察和宏观研究有机结合,作了有益的探索。微观方面,以“武进甲博爱文化书法作品展”为个案,提出红十字宣传工作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原则,不断提高红十字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红十字宣传新格局。宏观方面,该书指出红十字博爱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志愿组织网络,加强宣传载体建设 ;二是完善宣传策划机制,增强新闻传播效应;三是发挥宣传部门职能,强化红会活动协调;四是注重网络舆情引导,塑造红会良好形象。

组织建设是盐都区红十字工作的特色所在。在组织建设与红十字工作方面,该书不吝笔墨,或是建言献策,或是经验分享,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盐都区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和工作风貌。该书指出,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红十字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以基层组织建设最具特色。盐都区红十字会从盐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了覆盖城乡、遍布行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层红十字组织网络体系,并在全省首家开展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提升了组织建设的质量和层次。募捐筹资方面,盐都区红十字会以建立常态长效筹资主渠道为目标,努力搭建平台,拓展多元化的筹资途径,探索在企业建立“存本用息”冠名基金。社区示范服务方面,以“一对一”帮扶为目标,有效推进示范服务。救灾救护方面,加强备灾救灾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红十字应急组织,健全应急网络,创新救护机制,加强全民应急救护培训。生命工程方面,积极组织和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博爱工程方面,盐都区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以打造品牌、做优做强项目为目标,从事包括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助孤、助残等在内的各项人道救助活动,涉足领域宽,覆盖范围广,获得了较广泛的社会反响。

红十字青少年方面,该书重点介绍了盐都区教育红十字会的工作经验。该区教育红十字会以博爱文化传承为目标,稳步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积极组织无偿献血工作,将之打造成为教育红会的品牌,并整合各方资源创新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红十字示范校创建活动,建成全市唯一的1所全国红十字模范小学,6所省红十字示范校。此外,该书对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定位与作用作了有益的探讨。

纵览全书,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在此笔述一二。

其一,内容丰富,宏观考察和个案透视有机结合。

该书分三大板块,内容囊括红十字组织建设、筹资募捐、博爱救助、应急反应、救护培训、示范创建、生命工程、共享阳光、志愿服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人道传播等领域,备极丰赡,比较全面地彰显了盐都区红十字会在新时期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精神风貌。志愿服务是“文明盐都”建设的重头戏和观景台,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红十字业务活动的各个角落。该书以浓墨重彩的篇幅宣传了盐都区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除了宏观上对志愿服务理念、作用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叙说,更多的则是对彰显志愿服务精神的平常人物精彩事迹的微观呈现,这在附录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盐都:红十字志愿者用善行大写奉献》、《看志愿者们如何化解捐衣难》、《做志愿者成为流行时尚》等一篇篇文章里都涌动着志愿者的善心和热血。他们活跃在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见义勇为、敬老助残等一线,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除个人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外,还出现联手合作的志愿者群体和团队,以母子档、夫妻档和团队档的形式最为常见,他们常态化开展服务,成为盐都区文明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二,源于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推广示范效应。

该书素材来源于盐都区红十字会的工作实践,真实可信。在进行总结和审视时,红十字人不溢美、不隐恶,直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客观理性地将之公之于众,使读者对红十字会工作多了几分理解。文后附录,多采自媒体报道,与正文的理性思考相互映衬,避免了刻板说教的空洞和平面化,使之更为鲜活丰盈。以《温暖春天,我与生命有个约会》报道为例,它以日记第一人称现身说法的形式,事无巨细地展露了盐都红十字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宋青宁赴南京捐献的历程,极富感染力。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盐都红十字人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积极拓展业务领域,针对社会需要进行服务,不断探索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继而付诸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和探索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以期进一步指导红十字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红十字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新时期多彩纷呈的业务工作无不凝结着盐都区红十字人的心血和付出,是他们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回应和摸索,具有推广示范效应。

其三,蕴含了深沉的人道关怀理念。

新时期,盐都红十字人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领域的重要角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为己任,突出“孤、弱、残、老、困”服务主体,以博爱文化为灵魂,深入民众,扶危济困,在服务民生改善、推进文明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共享阳光工作站为例,盐都区红十字会针对精神病患者、艾滋病毒携带者、特殊残障人士、有缺陷的新生儿、孤儿、单亲儿童以及80岁以上老人等特定群体需要多方面共同管制和帮扶的社会实际,本着人道关怀理念,聚集各方力量,建立起全国第一家共享阳光工作站,为这些人群提供心理干预、就业培训、家居帮扶、康复指导等专业志愿服务,使他们的生命尊严和身心发展得到进一步慰藉和保障,共享经济发展的阳光雨露。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曾在《中国红十字报》发文强调“文化工程”应成为红十字会总体建设目标之一,与救援工程、生命工程、爱心工程齐头并进,形成“硬实力”、“软实力”双管齐下的新格局,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盐都区红十字会非常注重“文化工程”建设,重视以文化软实力来带动红十字事业发展。在博爱文化传播方面,盐都区红十字会以“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价值认同”为目标,在客观审视传统传播途径、手段和模式滞后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博爱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了积极探索,指出要整合资源,加强与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联系,积极架构核心价值一体化传播的格局,并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比如盐都区红十字会积极适应网络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改版升级区红十字会网站,与立方科技传媒合作,开通并运行“博爱盐都”公益微信平台。难能可贵的是,盐都区红十字会强调社会人力资源的吸纳,既包括从事媒体传播公众的人才,也涵盖招募热心公益、熟悉红十字知识的网络传播志愿者。为加强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盐都区红十字会还与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盐都研究基地,构筑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的传播新气象。这种前瞻意识无疑为盐都区红十字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颇值得关注。

毋庸置疑,该书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实践工作总结有余而理论探索不够深入。在内容编排上,似无统筹规划,稍显杂乱,在“组织建设与红十字工作”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再者,盐都区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特色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如何凸显品牌效应值得深思。诚如盐都区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副主任陆昆山所言,红十字会的博爱工程包容性和覆盖面最广,“但红十字会与众多从事募捐和救济工作的部门、团体,基本上采用了相似的运作模式,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由此造成红十字会在公益项目中虽然涉足领域宽、覆盖范围广,但深入程度低的现状。独特的、有影响力的重点项目少,项目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本书第105页)这些问题关涉红十字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亟待红十字人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盐都红十字事业》在区域红十字事业的研究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是盐都红十字人对30余年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多有真知灼见,对其他区域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是有“示范”意义的。该书的出版,为红十字运动研究添砖加瓦,对推进红十字事业的纵深发展也不无裨益。

 

(作者单位: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部城市红十字百年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青岛红十字运动史》简评

尹宝平

 

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有110多年历史专门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一个城市红十字会研究相对薄弱,成果较少。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近年来专注于区域社会史研究,继近几年完成《山东红十字会百年史》、《青岛建置以来重大突发事件与应对》、《青岛慈善史》等成果后,日前又出版了《青岛红十字运动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该书第一次全面再现了青岛红十字会的百年历史,填补了青岛红十字会历史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红十字会史研究的创新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红十字史研究不足。此书作为第一部以青岛红十字会为专门研究对象,意在全面研究一百多年来青岛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发展,总结经验,以翔实的史实再现青岛红十字运动百年历程的学术著作,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其出版为红十字运动史研究增添了一抹亮色。通览该书,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特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立意新颖,视野开阔。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1914年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设立,使得国际人道主义救助运动在青岛落地开花。作者选取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史的一个地方样本,透过组织活动探讨一百年发展史,全景式透视一个以人道主义精神为理念的慈善组织,了解了近代以来地方社会变迁的跌宕起伏,可以洞悉地方社会变迁中的官民互动、地方精英作用、民众参与慈善活动方式和民间外交的路径与影响。以青岛为例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的一个缩影,其对青岛红十字运动贯通古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学术难度,对于当今的学界研究具有指向和示范意义。作者研究时间跨度上迄1914年,下至2014年,只有长时段研究才能彰显青岛红十字会的内涵及侧重点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化,才能够对青岛红十字发展过程中政府、地方精英、普通民众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发展空间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作者正是依此出发,对一个组织自成立、发展到今天一百年历史进行深刻论述和分析,尽管有很多难度,但是作者以比较成熟的分析框架较为顺利地解决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青岛红十字会的活动和发展特点,使全书内容充实而不拖沓,厚重而又主线清晰,显示了作者较强的分析和驾驭资料能力。青岛见证着近代以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兴盛、曲折与复兴,而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又印证了青岛多元化的城市风格。从红十字运动与城市历史互动的角度而言,该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们对于青岛社会历史的了解。区域红十字运动史作为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青岛红十字运动史》作为一部区域红十字运动通史,依据丰富的档案资料,不仅梳理了青岛红十字运动的宏观发展脉络,而且细致考察其微观特征,该书尤为注重考察青岛红十字事业兴起、兴盛、改组、停滞再到恢复与发展历史面貌的时代背景和各种具体因素,从而全面展现出青岛红十字运动的历史面貌,为读者清晰还原出青岛红十字事业的百年画卷。可以说,该书填补了青岛红十字运动区域研究空白,也为深化和推进中国近现代红十字运动区域研究做出了贡献。

    第二,内容全面,结构严整。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全面展示了青岛红十字运动的百年实况,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在时间上结合每个阶段社会政治环境对青岛红十字会运动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结构上按时间先后再现了青岛红十字会发展、兴盛、挫折、恢复、停滞、复兴的发展进程,厘清了青岛红十字会的发展脉络,便于读者从纵向上把握青岛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按照青岛红十字会演变,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研究1914—1949年的青岛红十字会历史,从组织成立、演变、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早期青岛红十字会历史进行了研究。中编时段是1950—1979年,主要研究青岛红十字会改组、整顿、萎缩到停滞过程及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主要活动。下编研究1980—2013年的青岛红十字会,从复会、理顺管理体制到走向自主发展的历史过程,论述了青岛红十字会在新时期功能的优化及表现,并分析了走向兴盛的原因。在各章的具体论述中,先叙述青岛红十字运动在此时期的大致情况,接着论述青岛红十字会的组织结构,再考察红十字运动的实况,最后进行总结,将前面具体的论述进行概括和升华,为读者从整体上了解本时期青岛红十字运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书章节逻辑严谨,环环相扣,体现了本书结构的严整性,使得本书脉络清晰完整,同时其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主,通过大量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的真相,与青岛红十字会有关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遗漏,叙述与总结配合得当,故虽是一本实证性的著作,但读起来轻松流畅,不忍释卷,毫无拖沓零碎之感。通过上中下三编,再现了青岛红十字会百年历史,既从纵向上梳理青岛红十字会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又从横向上探讨青岛红十字会组织特点和社会功能,从而使读者通过本书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青岛红十字会的社会作用和角色地位,也可以借此洞悉人道主义组织在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变革和社会变化中的跌宕起伏,为今后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

第三,史料翔实,论据充分。作为一本城市红十字运动通史之作,《青岛红十字运动史》展示了青岛红十字运动自1914年至2014年跨越百年的历史进程。翔实可靠的史料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时间跨度较大,红十字运动史研究资料分散,查找不易,求全更难,故此史料梳理工作异常繁重。作者不避繁就简,多方搜集档案、报刊、方志、年鉴和报告,精挑细选,去伪存真,尽可能全面地还原史实。本书除充分利用不同时期公开出版的资料外,更是将青岛市档案馆有关青岛红十字会方面的资料挖掘殆尽,为梳理青岛红十字运动的百年史提供了重要依据。作者从《青岛民报》、《公言报》、《青岛新民报》、《青岛日报》、《青联报》、《山东红十字报》、《青岛市红十字会年报》、《青岛年鉴》、《青岛市政府公报》等报刊资料以及青岛市档案馆馆藏青岛红十字会档案资料等,充分体现了其利用档案种类之丰富,征引之繁多。根据该书列举的参考文献统计,使用了档案资料80多份、报刊30多份、方志和年鉴近40部、红十字报告和资料汇编10部、其他著述30多篇(部),有些资料(包括一些照片)为原始资料,系首次公开使用,史料价值极高。本书所引用的史料是作者从浩瀚如海的史料中筛选,并极力收集分散的地方性、城市性资料所成,使得概述资料弥足珍贵,蕴含丰富信息。这一方面说明作者为此书的编著付出的心血,其潜心致力研究的精神值得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充分利用馆藏档案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资料相对缺乏的城市史研究尤为重要。该书以坚实的史料支撑,以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对青岛红十字运动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结论真实可信,对于后续对青岛红十字运动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四,评价有据,客观公允。由于目前没有关于青岛红十字会运动专门研究的著作,因此理清与重建史实十分重要,本书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搜集多种史料,综合再现青岛红十字运动的百年史。该书在研究青岛红十字运动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史料梳理,而是在弄清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如作者在论述1922年青岛收复后青岛红十字会重新建会时认为:由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直接派人到青来发展会务,其原因有二:一是青岛被德占据20多年,总会希望直接派人到青岛发展会务,更好地推动红十字事业在青岛的发展;二是红十字会在中国扎根不久,尚没有被国人所熟悉,总会担心只靠地方力量难以开展工作。另外在对青岛红十字会评价时认为:“虽然红十字会在理论上是一个超越阶级、地域和党派的中立的人道主义组织,但又无法全然脱离复杂的社会现实,激烈的民族战争和国内战争,都会使其活动受到制约和影响,比如组织场地被破坏、经费募集困难、人员的逃离等,使青岛红十字会在动荡社会中艰难地从事博爱、恤兵、救灾、赈饥事业。”(第31页)这些评价和结论是结合青岛红十字会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有充足的史料支撑和史实铺垫,并非凭空而论,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同时不失其客观公允。本书的内容侧重于下编(1980-2014),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资料更为全面充实,因此立足现实、贴近实际,并展望未来是本书的特色之一。该书将青岛红十字运动的百年史以学术著作的形式展示给世人,近代青岛红十字会不仅在青岛进行人道主义活动,外埠发生天灾人祸时,也会伸出援手,给予救助,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和上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充分肯定了青岛红十字会在近代的地位和作用。而从当代来看,青岛红十字事业已经融入到青岛社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青岛红十字会在改革开放后,逐步理顺管理体制,逐渐走上自主发展道路。本书通过对青岛红十字运动百年史料的梳理,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人道的力量,推进青岛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青岛“微尘”及“博爱人间”公益品牌的成长和“感动青岛人物”的评选等,可以为其他地方红十字会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五,方法多样,关注区域。本书作为区域社会史的一部研究著作,体现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作者到青岛市档案馆查阅了民国时期青岛红十字会大量档案,到青岛市图书馆查阅了青岛每年出版的《青岛年鉴》等文献,在此基础上吸收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如社会调查与统计,即组织学生到青岛市红十字会进行实地调研,搜集了许多一手资料;结合管理学案例研究法对当代青岛红十字会进行了细致研究,如对青岛红十字会“微尘”以及红十字会系统中荣获“感动青岛人物(群体)”的梳理研究。本书从区域社会的角度,以青岛特定组织为研究的着眼点,体现了学术研究以微知著的研究目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书在《青岛慈善史》、《青岛建制以来以来重大突发事件与应对》学术著作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地区的社会史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于青岛特定社会组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之,《青岛红十字运动史》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和浓郁的人文关怀及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一部历史感和现实性都很强的学术著作,以其宏大的学术视野和极具贯通性的学术追求,对青岛红十字会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其对于区域社会或特定社会组织研究,该书出版将推动全国城市红十字会研究,为红十字运动史研究增添了一抹亮色,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同时,该书以史为鉴,关注现实,对当代红十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珍稀史料】
【目 录】
【历史研究】
【观察思考】
【专题研究】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