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珍稀史料】 << 【历史研究】 | 【图书评论】 >> 
 发布日期:2018-6-30 15:38:17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珍稀史料】

陆树藩生平拾遗

采访者:刘思瀚   受访者:徐桢基

 

日前,由红十字运动中心与湖州市红十字会合作的《陆树藩——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一书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这标志着陆树藩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不过,限于史料,各位研究者都未能充分发掘陆树藩本人的生平事迹,这成为陆树藩研究中的一大缺憾。有鉴于此,红十字运动中心有幸邀请到陆树藩的曾外孙徐桢基先生,请他谈一谈陆树藩生平事迹中尚未明晰的“空白之处”,以补史料之不足,谨望能为学界同仁提供一二线索或参考。

 

刘思瀚(下文简称刘):徐先生您好!非常荣幸可以请您来谈一谈有关陆树藩生平的相关问题。我注意到,您此前在《陆树藩其人其事》、《藏书家陆心源》等文章或书籍中,均对陆树藩的生平有所论述,不过却对陆树藩童年时期的情况涉及不多。有关于此,您是否还有新的内容与我们分享?

 

徐桢基(下文简称徐):陆树藩的童年生活,我以前的文章中确实曾简单提过,并没有详细展开,今天有机会可以多说几句。事实上,陆树藩的童年生活,要从他父亲陆心源说起。陆心源(1934-1894),字子稼,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是著名的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归安皕宋楼的主人。他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古文献学家,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而且为古籍做了大量的题跋,而且还自己重印了许多古籍。不仅如此,他还参与过《湖州府志》、《归安县志》的修纂工作,可以说他也是一个方志学家。晚清著名学者俞樾曾经说过,陆心源是“一仕一学”。在我看来,陆心源在“学”上的成就应该是要高于他做官的成就的,因为他真正为官的时间并不多。总而言之,陆心源在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很有建树的,陆树藩作为他的长子,自然深受其影响。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接下来再谈陆树藩的童年情况。

 

:您在《陆树藩其人其事》一文中曾介绍过陆树藩的基本情况,我注意到,您说他并非一出生就是陆心源的长子,而是因为此前陆心源的子嗣均已早夭,他才成为陆心源的长子。

 

:的确是这个情况。不过需要补充的是,陆树藩的母亲并非正房,而是陆心源在广东任官期间娶的第二个老婆。陆心源的正房,是来自湖州莫氏家族的,这个家族在湖州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陆心源娶的第二个老婆,也就是陆树藩的生母,两个人相遇还有一段故事。陆心源在广东任官期间,遇到一个案子,有人报案说一位当地的中医开药把病人医死了。陆心源接到这个案子,感到很蹊跷,于是做了一番调查,发现病人不是因为吃了医生的药而死的,而是本身毛病太重,回天乏术。于是他就为这位医生翻了案,这等于说是救了医生一命。这位医生自然非常感激陆心源的所作所为,执意要把自己的女儿邓氏嫁给陆心源。据说,陆心源在娶了邓氏之后,立了一个规矩,在家里面莫氏大,在外人面前邓氏大,所以叫“两头大”,可见邓氏的性格应当是比较强硬的。邓氏是广州当地人,一共为陆心源生了四个儿子,前两个都夭折了,再加上陆心源长期在外做官,在陆树藩幼年时期很少回湖州老家,所以邓氏对陆树藩还是较为宠爱的。以上几个因素,就导致陆树藩小时候有一些叛逆的性格,比较任性。

1874年的时候,陆心源以丁忧之名辞官回家,开始有意识的对陆树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一,陆心源在整理古籍时,往往让陆树藩从旁观摩、学习,而抄写、誊录一类工作一般都由陆树藩来做。其二,当时潜园里面住了一批文人墨客,他们与陆树藩都有师生之谊。其中就有晚清著名的书法家杨岘。而著名的国画大家吴昌硕,这一时期也住在潜园。在这种高水平的家教之下,可以说陆树藩对传统文化的功底应当是很不错的。所以,以前有人认为陆树藩市因为不了解皕宋楼的价值而出卖家书,这种说法显然与事实相违背。不过,之前讲到陆树藩的性格比较强,他的好奇心也很旺盛。当时,湖州地区已经有传教士开办了教堂与福音医院。陆树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外国人有所接触,开始了解西方的基本情况,据家族传说,这个时期他已经学了一点粗浅的英文,不过具体学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总之,陆树藩不仅有传统文化的底子,对西方文化也很有兴趣,并且有所了解。所以从陆树藩的童年学习的经历来看,他并不是那种传统的老夫子,在思想上还是比较开明的。

 

徐:陆心源除了对陆树藩进行了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他留给陆树藩最珍贵的财富,其实是他经营多年的人际关系。在陆树藩幼年时期,以丁忧之名回乡的陆心源与苏州的文人墨客来往很多,其中不乏沈秉成、潘祖荫、吴大澂、吴云、俞樾、陆润庠、杨岘等重要人物。在与他们的往来之中,陆心源常常让陆树藩陪同左右,有意让他与自己的好友接触。这是陆心源帮助陆树藩进入自己交友圈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上述人物之中,有不少与陆树藩长期保有联系。如俞樾便曾在陆树藩创办救济善会之时,慨捐书画,以助善举。潘祖荫、陆润庠也对救济善会多有帮助。

陆树藩积累人脉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是1892年随陆心源北上觐见之时。此前,陆心源虽然已经回乡两年,仍在政敌的攻击之下,被处以革职的处分。后因多次参与赈灾,得到李鸿章、曾国荃的保奏求情,陆心源最终得以官复原职,撤销处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陆心源最终于1892年启程赴京,接受光绪帝的召见,陆树藩也与父亲同行。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陆心源带着陆树藩拜访了他的师友门生,与京中的许多人士建立了联系。据我了解,他与徐世昌也是在这一时间相识的,两人就此结下了贯穿一生的友谊。陆心源觐见之后,先行返回湖州,陆树藩此时已有举人的功名,便留在北京侯职。此时,陆心源的堂兄弟陆学源正在京中为官,他也带着陆树藩拜访了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就有在庚子国难中惨遭杀害的“浙江三忠”。陆树藩在北京结识的诸多前辈好友,成为庚子国难之时陆树藩决意亲自北上救援的重要因素。

 

:您此前曾提及陆树藩在担任江苏候补道时,先后担任过驻苏商部议员,总办江苏商务局,刷印官纸局、江苏实业学堂监督、铁路学堂监督等职。但是,相关资料十分欠缺。目前所能见到的,大约只有苏州档案馆所藏的有关陆树藩担任商部议员时的零星资料。有关于此,您是否还掌握一些情况?

 

:陆树藩担任驻苏商部议员这件事呢,实际上是由于他担任江苏候补道所引出的。庚子国难之后,由于赔款金额非常大,导致清政府的财政压力陡升,所以清政府想到要发展经济,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成立商部。但是这个商部呢,在地方上没有单独设立机构,而是在候补道当中选择声望较高,能力较强的人来做当地的商部议员。陆树藩因为当时住在苏州,之前办理救济善会又积累不少声望,所有就让他来做驻苏商部议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各行业之间的纠纷与矛盾,有一点类似于今天工商局的工作。在任职期间,苏州商界比较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成立同业公会,然后组合成商会。陆树藩作为商部议员,也参与其中,而且他还和苏州商会的会长王同愈是好朋友,应当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陆树藩还为苏州当地的缫丝厂,引进了很多进口的机器,提高了苏州缫丝业的生产水平。陆树藩还参与了当时苏州地方铁路的管理,他出任铁路学堂也是这个时候的事情。最后,在他任职期间,有一届世博会,哪一届我不太记得了,苏州当地提供参展的展品,是由他组织安排的。可以说他在驻苏商部议员的任上,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刘:陆树藩卸任商部议员之后,似乎自此便绝意仕途,再无任官之举。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他才又重回人们的视线。此间有关陆树藩活动的记载可谓少之又少。史料的缺失,使得这一阶段陆树藩的生平情况成为了研究中的“空白之处”,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徐:陆树藩售书之后至辛亥革命前后的事迹,确实没有多少记载,不过我这里有几条线索供你参考。其一,陆树藩售书之后,长期住在上海,承担起在浙江商人与两江总督幕僚担任桥梁的重任。换言之,这一时期很多浙江商人在上海的活动,都有陆树藩活跃的身影。其次,辛亥革命之后,上海出现了一个由清朝遗老组成的文化社团——淞滨吟社。陆树藩也是其中一员,他的好友如刘承干、吴昌硕、缪荃孙等人均在其列。陆树藩加入这个社团,一方面肯定与友人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他的思想状况。

 

:从您的讲述来看,陆树藩的仕途虽然不能说一帆风顺,但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加入“淞社”也反映出他忧国之心仍未熄灭。再结合他此前办理救济善会等事来看,其济世之心不可小视。不过,陆树藩却于1911年剃度出家,您能否谈一谈,是什么原因导致陆树藩的心态发生了如此之大的改变,这背后是否还另有隐情?

 

:陆树藩皈依佛门,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导致的。1907年,陆树藩卸任江苏候补道之时,清廷本来准备把他调往东北做官。不过,由于当年出售皕宋楼藏书一事影响极大,社会舆论对陆树藩的攻击很多,导致他已无意仕途。于是和家人一同在上海居住。这一时期,他与王一亭、沈惺叔等人过从甚密。王一亭是浙江吴兴人,与陆树藩有同乡至谊,后来曾担任中国佛教会的会长。而沈惺叔,则与陆氏家族有着亲戚关系,他是陆树藩亲弟弟的陆树声第二任老婆的兄弟,他也是上海佛教界的重要人士,与王一亭同为上海居士林的创办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陆树藩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树藩远离仕途之后,较为清闲,常常研读佛教教义,又结合此前自己在售书一事中遭受的非议,自然逐步向佛教靠拢,最终于1911年皈依佛教。虽然从现存的照片上看,他的确是剃度了,但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出家当和尚,而是以居士的身份出家的。有关于此,陆树藩曾自作诗云:

遁入禅门百感萦,无端风鹤日频惊。

匡时未遂生平志,薄宦空溜两袖清。

尘世谜团谁解得,皈依佛法找先行。

从今不管兴亡事,漫地新诗刻烛成。

所以说,尽管陆树藩在诗中自述“从今不管兴亡事”,但是他仅仅是以居士的身份皈依佛门,并未完全意义上的成为一个出家人,斩断与尘世的所有联系。而且,陆树藩的济世之心并未随着他皈依佛门而消散。在皈依佛门后不久,陆树藩便开始筹备苦儿院,救济因辛亥革命而流离失所的受难幼童。可见,虽然陆树藩不意仕途进而皈依佛门,但实现“泽被苍生”、“兼济天下”,仍然是他的“生平之志”。

 

刘: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徐先生。在有关救济善会的研究之中,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陆树藩创办救济善会之举,是受到杭州人潘赤文的影响。根据在于,陆树藩曾有这样的自述:“前月以事赴杭有鼎记钱庄,执事潘赤文先生大发善愿,拟救济北京被难官商”。您似乎对此有不同看法?

 

徐:潘赤文的确是救济善会的创始人之一,但是我认为他不是最早对陆树藩提供资助,或者是提供救援思路的人。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尽管潘赤文提出要出款救援北京北南官商,但他不是最早捐助的人,恽祖翼、恽祖祁两兄弟才是最早开展行动之人,他的救援举动,或许本身就源于恽氏兄弟的指示。第二个方面,潘赤文并不可能提出利用红十字会的办法办理这次北上救援行动,因为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没有到达这般程度。我认为,陆树藩想到利用红十字会的办法办理救济善会,很有可能是出自陈季同的主意。有几个方面的理由。首先,陈季同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官,他有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经历,翻译过好几本西方的小说,甚至还用外文写小说,在外国很受欢迎,可以说他对西方的文化已经不能用“非常熟悉”来形容了。他对红十字会的了解,肯定不是国人所能比拟的。其次,庚子国难发生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湖总督张之洞等人一起,和外国人议和,表示互不侵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东南互保章程”。这个章程的思路,其实最早是陈季同提出来的。他曾托人向刘坤一提议,“南方数省,建议中立,先免兵祸,隐以余力助北方,庶几有济”。那么,在东南互保章程达成之后,“先免兵祸”已成定局,如何“以余力助北方”呢?陈季同就想到了利用民间力量前往北方救援,于是就找到陆树藩来做这个事情。

 

刘:您这段论述确实提及了我们之前未曾注意到的情况。那么,陈季同为何会找到陆树藩来做此事?他们二人此前又有何种交集呢?

 

徐:陈季同和陆氏家族其实颇有渊源。我们知道,陈季同是通过福州船政学堂出国的。他虽然不是留学生,但是出国的时间却很长,可以说这次出国,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沈葆桢是福州船政大臣,陈季同出国的事情就是他一手操办的。但是呢,出国这件事情,不是沈葆桢一人就能办成的,其中的手续很复杂。而在同时,陆树藩的父亲陆心源,正在闽浙总督李鹤年的手下做事,正是他负责办理了陈季同等人出国这件事。据说,尽管当时陈季同与陆心源并未谋面,但是陈季同却知道这个情况,对陆心源心有感激。这是陆家与陈季同的一个交集之处。在陆心源去世之后,陆树藩和陆心源曾经的上司李鸿章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陈季同外出担任外交官之后,很多事情要向李鸿章汇报,最终也为李鸿章办事,后来由于在国外惹出事端,回到了国内。在庚子年之前,两人都寓居上海。这是陆树藩和陈季同的一个交集之处——都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李鸿章派系的人。再加上陆树藩父亲陆心源又有恩于陈,一来二去,两人自然就熟络起来。陈季同想到找陆树藩办理救济善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陈季同不仅是帮陆树藩出了主意,还帮陆树藩做了很多外交工作。救济善会之所以可以这么快拿到外国领事发给他们的护照,很有可能就是陈季同在其中操办。此外,陈季同还随陆树藩一同前往北方展开救援,其中很多和洋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是陈季同负责,他还差一点见到了联军总帅瓦德西,这些陆树藩都有很详细的记载,应当说是毋庸置疑的。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珍稀史料】
【调研报告】
【目 录】
【历史研究】
【理论园地】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