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观察思考]栏目 << [理论园地]栏目 | [工作交流]栏目 >> 
 发布日期:2009-6-30 12:44:53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红十字运动研究综述
吴佩华
 
    2009年是国际红十字运动150周年。红十字运动自兴起以来,高举人道主义旗帜,旨在“促进持久和平”[①],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欢迎,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国际组织之一,成为维护与促进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1904年红十字运动东渐登陆中国,至今红十字运动在中国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百余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②]“红十字会本身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的活历史,一个可歌可述的历史诗篇”,[③]“解读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密码对研究中国社会大有裨益”。[④]然而,“对联合国、奥委会,可谓妇孺皆知,而对红十字会,知其详者,恐怕百无一二,这与研究状况的滞后不无关系。”[⑤]
    上世纪末,国内对红十字运动的研究逐步迈开步伐。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的共同关心与支持下,目前国内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研究红十字运动为研究对象的群体,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业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 缘起与发展
 
    大陆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迈开步伐的,主要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连发生了几次大的水灾,损失惨重,“政府在一次又一次的救灾过程中力有未逮,需要民间的慈善行为以为补充,于是开始重视慈善,学术界也才得以研究慈善”。[⑥]通过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梳理,发现中国红十字运动在中国近现代灾荒赈济等方面贡献巨大,红十字运动逐步走进大家的研究视野。比如早期研究红十字运动的主要人物周秋光就是在从研究慈善史时才注意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近代社团也逐步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比如研究近代流民的池子华教授,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作为民间社会救助团体,她(中国红十字会)把‘博爱’甘露撒向流民,给予他们生的希望”。[⑦]百年红十字运动是一座待开发的“宝藏”,研究意义重大。由此,引发了池子华等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热情。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红十字运动在增强国家软实力、树立国家形象,在积极拓展与巩固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红十字运动要更加蓬勃、健康、持续发展,强烈地呼唤着理论研究[⑧]
    在池子华教授的奔走号召之下,2005年苏州大学与苏州市红十字会联手成立了以红十字运动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迈开了学界与业界联手推动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步伐。该中心现开通了全国第一家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公益性学术网站(www.hyzyj.net),开办了《红十字运动研究》学术理论电子期刊[⑨],以汇集“海内外红十字研究和红十字工作的最新成果和主流思想”[⑩],积极推动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深入。该中心现已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轨迹、对地方红十字运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研究,不仅梳理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取得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红十字运动研究的生力军,其工作已得到中国红十字总会、江苏省红十字会的首肯和重视,也引起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办事处的关注和兴趣。该中心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红十字运动研究的主要力量,“对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11]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成立后,“特别注重其社会效应的发挥,致力于学术界与红十字系统的沟通与交流,致力于走一条同各方群策群力与社会携手发展之路”。[12]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影响下,这几年国内对红十字运动的研究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界业界已达成共识,希望共同加强对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现已有了初步的理论成果,比如对人道主义[13]、对红十字运动与“公民社会”[14]、红十字公信力建设[15],网络环境下红十字工作模式的变化[16]等等。在2009年4月召开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红十字会江亦曼副会长再次公开呼吁要加强理论研究[17]。2)研究的领域逐步拓宽,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红十字灾害学[18]、红十字心理救援[19]、红十字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20]、红十字外交[21],国外红十字运动的研究[22]等等,渐已开展研究。3)学界与业界的联合研究趋势凸显。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凝聚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动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深入,这不仅表现在学界业界共同撰写论文,还表现在建立研究基地[23],携手通过实际项目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比如对苏州慈善超市的实证研究[24]等。4)关注点与现实联系密切,比如对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的救援、对红十字会参与汶川大地震救援及灾后重建的关注,对红十字筹资方式筹资能力的思考、志愿服务等等。5)研究队伍逐步壮大,不仅学界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业界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人员日益踊跃。6)还有一批年青的学者,如徐国普[25]、杨红星[26]等,积极从事红十字运动研究,业已并将出版一些高质量的、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二、相关学术著作
 
    迄今为止,有关中国红十字会的研究著作共有11部。
    百年红十字会的研究,会史为先。在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之际,孙柏秋主编,池子华、杨国堂等合著的《百年红十字》于2003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史的著作,该书资料丰富,论据充分,以跨学科的研究手段,第一次全面、系统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百年沧桑,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27]继《百年红十字》之后,池子华教授又于2004年推出《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该书“在占有丰富翔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红十字会与近代中国的互动关系作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考察”。“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红十字会史的力作,它的出版不仅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拓宽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领域,而且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28]2005年池子华、郝如一共同主编了《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1904-2004)》,这是国内第一部检索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史事的大型工具书,得到业界和学界的普遍认可和称赞。它的出版“对深入研究中国红十字运动,扩大红十字会的宣传,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进中国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发展将大有裨益”。[29]从《百年红十字》到《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再到《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1904-2004)》,这三部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专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在此基础上,池子华、郝如一等又依托“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陆续推出《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1904—1949)》[30]、《辉煌十五年》、《挫折与振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等书,力图客观再现近现代江苏红十字运动从启蒙、兴起到成长、壮大的辉煌而又曲折的历程。这是系统研究近现代地方红十字会史的学术著作,标志着对中国红十字会研究在范围与广度上有了进一步深入,对更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必将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2008年10月,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编写了《苏州红十字会志》,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现阶段全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关于红十字会的志书,也是“红十字书系”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版对于理清苏州红十字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脉络具有重大的史料参考价值,对推动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深入裨益良多。[31]
    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秋光的《红十字会在中国(1912-1927)》。该书从慈善史的角度,以民国建立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的15年为时代背景,力图从中国为什么会有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如何维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中国红十字会在当时中国社会充当了什么角色,中国红十字会是如何使中国从自身封闭走向世界并融入国际社会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红十字会当时的会务业务等进行很好的研究。
    目前,台湾地区亦有两部专著问世。第一部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张玉法主编,由两岸专家学者合力编写的《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32].此书百万余言,“是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学术论著”。该书资料翔实,“再现了百年来红十字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也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资料”。但由于此书“系合成之作,截然分成两大板块,很难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造成体例上的支离,给读者留下一丝遗憾”。[33]另一部专著是张建俅所著的《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34]此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结晶,“视角新颖”,“资料丰富”且“有所创见”。该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红十字运动的研究,但此书“问题多多,同样值得注意”。[35]
    国外有关中国红十字运动的研究状况,因条件所限,现已知美国学者Caroline Beth Reeves(卡罗琳•里夫斯)的博士论文The Power of Mercy :The Chinese Red Cross Society , 1900-1937, (《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1900-1937)》)值得关注。[36]这篇论文梳理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建立和早期发展,考察了这一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和政治变迁。作者在文中论述了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过程中地方精英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模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但该文论述的主体是1900年以前的部分,重点在于研究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创立与早期发展,且结构与布局亦不尽合理。
 
三、相关学术论文
 
    目前,能公开搜索到以红十字运动为研究对象的的论文有百余篇。总体而言,这些文章所关注的时段、重点、热点主要在于:
   
  (一)晚清时期
 
    红十字属西学东渐的产物,对这一“舶来品”为何此时此刻能立足中土,生根发芽,必然就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之一。闵杰、周秋光、池子华以及朱浒等人从中国红十字会先声是救济善会、济急善局、东三省普济善会还是其他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模式两个层面,以东西方交流碰撞为背景,从宏观上进行了考察[37]。进而,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时间也是关注的重点。池子华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九一二年说质疑》[38]一文中,有力的驳斥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12年说[39],充分的论证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这一传统说法的合理性。
    红十字会成立后,首任会长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吕海寰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40],但揆诸史实,令人疑窦重重,因而,对首任会长进行考实就成为研究的重点。池子华首先质疑:吕海寰是中国红十字会的首任会长吗?[41]通过担任会长所需的资格条件的检视,然后梳理相关档案材料,证实首任会长为盛宣怀,从而廓清了学界业界长期的“误会”。[42]随后,朱从兵结合晚清清廷中枢权力斗争,从当时盛宣怀谋求复出进行考察,认为盛宣怀为首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乃是“以此作为跻身清廷权力中枢的跳板的结果”,更加令人信服首任会长乃盛宣怀[43]。此外,对中国红十字会创立有贡献的相关人物研究也是热点,比如:孙中山[44]、孙凎[45]、施则敬[46]等。
此外,地方红十字会也已纳入研究视野,可惜仅见对金陵分会的研究[47]
 
   (二)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新旧交替,政局动荡,干戈扰攘,各派军阀,纵横捭阖,刀光剑影,天下大乱。人祸不断,天灾连连,饥荒不断,饿殍遍野。这就为红十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前提,也规定和制约着红十字运动的内容。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改朝换代之际,作为民间组织的红十字会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红十字会在1912年初获得国际承认后,为积极获得新政府的承认,并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遂于当年召开首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统一大会,“实奠中国红十字会万年不拔之基”,[48]这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而开启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新时代,这必然成为研究的热点[49]
    “博爱卹兵,救死扶伤”乃红十字的职志,故而梳理红十字会参与战场救护、灾荒赈济、防疫医疗等事业,必然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从现有论文来看,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江浙战争、抗战时期[50]均能看到红十字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救护总队独树一帜,故而有相当一部分论文集中在救护总队及其战场救护、防疫医疗,主要人物研究也集中在救护总队及其领导人林可胜,[51]还包括海外国际友人通过红十字组织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战场的救护。[52]灾荒赈济从时段上主要集中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重点是1917年对京直水灾赈济[53],从地域上看1922年广东的风灾[54]、1928至1930年西北华北旱灾也在考察之内[55]
    抗战后期,胜利的曙光初显,复员准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吴佩华、池子华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复员准备工作”做了初步的勾勒[56]。抗战胜利,举国欢庆。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又面临新的机遇。复员时期工作千头万绪,池子华、吕志茹、戴斌武从青少年工作、红十字周与征募运动、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很好的研究[57]
红十字本为国际性组织,人道无国界,对域外的救援也是“人道、博爱”的具体体现,如池子华、池子庆对1923年中国红十字会对日本地震的救援进行了考察;[58]其他的国际往来,诸如沈敦和与美国红十字会之间的冲突、1918年美国红十字会在华募捐等,这些都已受到学者们的注意[59]
除此以外,学界的关注点还涉及:红十字会会务[60]、红十字立法[61]等方面的内容。
 
    (三)建国之后
 
    1950年中国红十字会改组后,开始了“新的转变,新的开始”。建国以来,红十字会在不断的整理会务同时,积极协助人民政府,在防疫救灾、国际救护、对外交往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对这一时段的研究偏少。从现有论文来看,研究主要涉及: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62],青少年运动[63],防疫[64],赈济与救援[65]、红十字在两岸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66]、红十字外交、人物研究[67]以及筹款[68]、志愿服务[69]、参与新农村医疗合作[70]、无偿献血[71]等方面。
 
四、结语
 
    近十年来,出版了11部专著,发表了一百多篇研究论文,充分表现出学界业界对红十字运动研究的高度关注,红十字运动研究业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通过检视这些著作的关注时段与研究的重点,也不难发现,研究民国时期的多,研究晚清时期和建国后的少;研究红十字会的业务比较多,对其会务研究偏少;以中国红十字会为对象的研究多,以地方红十字会为对象的研究少;研究红十字会国内活动多,国际活动少;研究具体事务的多,理论研究偏少。从上述研究亦可看出,对红十字会的性质、地位与作用,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红十字会虽然做了很多善事,但红十字会不是慈善组织,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72],是国际民间组织,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地位重要,作用很大。可见,“红十字运动研究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无论是研究的深度,抑或广度,都有待加强”。[73]
   “理论与实践……是驱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双轮,未可偏废。……如果没有理论上的总结、创新,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源泉”。[74]在2009年4月10召开的“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教授提出创建“红十字学”建议[75],希望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研究领域,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更多的研究,倡议建立红十字灾害学、红十字外交学等等,以便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红十字学”,得到与会业界与学界代表的热烈响应。
    总之,无论是从研究人员队伍发展来看,从研究的视角、范围与对象来看,从学术的积累来看,还是从学界业界的融合来看,红十字运动的研究已经迈开了一大步。中国红十字事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红十字运动研究大有可为。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①]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序言》(1986年10月第二十五届红十字国际大会修改并通过)。
[②]  王卫平、王晚英:《为中国慈善界放一异彩——<百年红十字>简评》,《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③]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序》,台湾致琦企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④]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页。
[⑤] 《红十字运动研究·发刊词》,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25
[⑥] 周秋光:《红十字会在中国(1912-1927)·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⑦]  池子华:《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别样”选择——我的志愿之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业界就一直呼吁加强对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比如总会顾英奇在红十字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就发出过呼吁。“要认真组织红十字会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加强红十字理论的研究,把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纳入社会科学范畴,以指导全国红十字工作”,见顾英奇:《坚持依法建会,加大改革力度,将中国红十字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50—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
[⑨]  自2007年起,将上年度四期电子期刊合并出版《红十字运动研究》纸质年卷,已出版了2007年卷、2008年卷、2009年卷。
[⑩]  池子华:《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别样”选择——我的志愿之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11]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2009年4月10日在“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参见《红十字实践呼唤理论》,《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4月17日“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研讨会专版。
[12]  池子华:《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别样”选择——我的志愿之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
[13]  张立明:《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和实现途径》;杨红星:《红十字人道主义探析》,以上两文均为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4]  张立明:《关于“公民社会”的几点思考》,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5]  王凯:《浅议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6]  祝闻华:《网络环境下红十字会工作模式探讨》,《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  参见江亦曼:《红十字实践呼唤理论》,《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4月17日版,该文为江会长在2009年4月10日在“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本次应该是在有业界学界共同参与下第一次发出的公开呼吁。
[18]  孙语圣:《中国红十字会的灾害学研究浅说》,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9]  邓通、池子华:《红十字会心理救援:理念与行动》,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20]  樊艳美:《论红十字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从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谈起》,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21]  吴佩华的《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巩固国际合法席位的斗争》即将发表于《河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朝鲜战争与中国红十字外交》已发表于《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卷,《架设中日友好关系的桥梁》,《为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已在2009年4月“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22]  高芳英:《美国红十字会在历史上的主要救援活动》,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23]  江苏省红十字研究基地于2009年4月10日正式在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24]  苏州市慈善超市发展模式调查课题组:《苏州市慈善超市发展模式探究》,《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 徐国普:《辉煌十五年(1950—1965)》,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 杨红星:《挫折与振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一书即将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27] 茅家琦:《〈百年红十字〉简评》,《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第79页。
[28] 黄妙婉、杨红星:《中国近代红十字会史研究的新突破——评〈红十字与近代中国〉》,《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25-126页。
[29]  张立明:《翔实求是,大有裨益——〈中国红十字1904-2004历史编年〉简评》,《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30] 池子华、郝如一等:《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1904—1949)》,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  阎智海:《评中国首部红会志书《苏州红十字会志》》,《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32]  台湾致琦企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大陆方面为周秋光。
[33]  池子华:《是行路者,也是道路的红十字会——台湾版〈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述评》,《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第225页。
[34]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 池子华:《一部中国红十字会史研究的“问题”之作—评〈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民国档案》2007年第4期,第126-127页。
[36] Caroline Beth Reeves, The Power of Mercy :The Chinese Red Cross Society , 1900-1937,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 Harvard University,1998.
[37]  相关论文参见:闵杰:《中国救济善会——红十字会的先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创立》,见刘志琴主编,闵杰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186页;第369~374页。池子华:《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史林》2005年第2期。池子华:《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史林》2005年第2期。朱浒、杨念群:《现代国家理念与地方性实践交互影响下的医疗行为——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双重历史渊源》,《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朱浒:《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本土化途径与晚清义赈》,《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朱浒:《中国红十字会的地方性起源》,《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杨智芳、周秋光:《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8]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九一二年说质疑》,《光明日报》2007年9月21日。
[39]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1904-1912)》,《政大史萃》2000年第2期。
[40]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红十字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尤德新编著:《闪光的红十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90页;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的九十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9页; 曲折主编:《中国红十字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台湾红十字会组织编:《九十纪要》,台湾致琦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6~17页等,均误认为吕海寰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
[41]  池子华:《吕海寰是中国红十字会的首任会长吗?》,《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2]  池子华:《关于中国红会首任会长的考实》,《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3]  朱从兵:《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为什么是盛宣怀?》,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44]  池子华:《孙中山与中国红十字运动》,《光明日报》2006年1月6日;池子华:《略论孙中山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贡献》,《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
[45]  池子华:《孙凎与中国红十字的启蒙》,《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6]  池子华:《施则敬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  池子华:《金陵分会:江苏第一个基层红会组织》,《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  《统一大会记》,原载《中国红十字会杂志》第1号,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49]  张建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认我国红十字会的时间探源》,《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刊》1999年总第15期;郝如一、池子华:《意义深远的中国红十字会首届会员大会》,《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5月5日;池子华、邓通:《奠定中国红十字会万年不拔之基—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统一”大会纪实 》,《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5月8日。
[50]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辛亥战时救护行动》,《民国档案》2004年第1期;池子华:《辛亥革命中红十字会的江苏战场救护》,《史学月刊》2008年第9期;池子华:《“二次革命”中的中国红十字会人道救援》,《钟山风雨》2003年第2期;池子华:《1914年中国红十字会的胶东救援》,《文化学刊》2008年第1期;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护国战争”救护述论》,《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池子华:《“军阀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兵灾救护》,《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池子华:《抗战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事救护》,《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池子华:《1937年中国红十字会淞沪抗战救护简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池子华:《北洋政府时期长三角地区社会救助的民间参与——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心》,《安大史学》第2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薛丽蓉:《南京大屠杀与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李微:《试析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活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齐现厂:《讨逆战争与天津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以<大公报>为中心》,《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沈燕燕:《直皖战争与中国红十字会天津分会的救护行动——以<大公报>为中心》,《文化学刊》2008年第1期;李慧、马红英:《中国红十字会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救护——以《申报》为中心》,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曹金国:《中国红十字会江阴分会江浙战时救护行动述论》,《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杨红星、马红英:《辛亥革命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救护》,《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5月1日。
[51]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上、下),《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的几个断面》,《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戴斌武:《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防疫工作述论》,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陈民:《抗日战争中救死扶伤的生理学家林可胜》,《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李筑宁、李丽:《战火中飘扬的中国“红十字——林可胜与救护总队”》,《党史纵横》1996年第9期;曹育:《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博士》,《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1期;张建俅:《抗战时期战地救护体系的建构及其运作——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为中心的探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1年第36期。
[52]  池子华:《国际援华医疗队抗战救护纪实》,《钟山风雨》2005年第2期;阎智海、周小蓉:《抗战时期史沫特莱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贡献》,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张建俅:《抗战时期救护总队外籍医护人员名单考证》,《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2期。
[53]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救济1917年京直水灾述略——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池子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赈灾行动述论》,《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6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王秋华:《1917年京直水灾与赈济情况略述》,《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54]  李勇、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1922年广东“八二风灾”述略》,《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5]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救助1928至1930年西北华北旱荒述略》,《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56]  吴佩华、池子华:《从战地救护到社会服务——简论抗战后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复员”构想》,《民国档案》2009年第1期。
[57]吕志茹、池子华:《“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简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吕志茹、马红英、池子华:《“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少年运动简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吕志茹:《“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与征募运动》,《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吕志茹、池子华:《“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戴斌武:《论“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福利事业》,《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吕志茹:《“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服务》,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池子华:《“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活动论纲》,《文化学刊》2007第5期。
[58]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会救援1923年日本震灾行动述略》,《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原载《慈善》2003年第4期。池子庆,阎智海:《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5月15日。
[59]  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往》,《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沈敦和与美国红十字会之间的冲突》,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高小亮:《1918年美国红十字会在华募捐纪实》,《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0]  池子华:《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与社会救助》,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内宣传与经费筹措》,《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经费问题浅析(1912-1937)》,《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61] 曾桂林:《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立法初探》,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62]  徐国普、池子华:《建国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以<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为路径考察》,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徐国普:《建国初期江苏红十字会改组述论》《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3]  沈燕燕:《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发展历程》,《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建国以来江苏红十字青少年组织的建设与管理》,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64]  徐国普:《新中国初期江苏红十字会防止传染病及其成效》,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65]  沈燕燕:《略述’98抗洪救灾中苏州红十字会的募捐赈灾》;杨红星:《略论苏州市红十字会’91抗洪救灾款物收发工作》,以上两文均见《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杨二兰:《印度洋海啸与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邓通:《中国红十字会救援2008年雪灾述论》;姚惟尔:《中国红十字会汶川地震赈灾述略》,以上两文均见《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杨红星:《抗击“非典”战役中中国红十字会慈善行动简论》,《文化学刊》2007年第6期;艾新军:《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活动——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池子华:《抗美援朝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救援》,《钟山风雨》2009年第2期。
[66] 杨红星:《两岸红十字与<金门协议>》,《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7]  沈传亮:《周恩来与中国红十字会》,《百年潮》2008年第2期。
[68]  张立明:《顺应时代变化,拓展募捐思路》;王凯:《关于红十字会筹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以上两文均见《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9]  王凯:《红十字志愿风险防范》,《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0]  王慧敏:《红十字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现状及展望》,《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1]  王慧敏、郝如一:《苏州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工作初探》,2009年“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72]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号)及《中国红十字会章程》(1999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7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其理论辨析参见郝如一:《“大慈善”还是“大人道”》,《红十字运动研究》(电子期刊第12期),http://www.hszyj.net/article.asp?articleid=1283
[73]  池子华:《一部中国红十字会史研究的“问题”之作——评〈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民国档案》2007年第4期,第126页。
[74]  池子华、郝如一:《红十字发展呼唤理论研究》,《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75]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教授2009年4月10日在“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讲话。参见《创建“红十字学”刍议》,《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4月17日“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研讨会专版。
]]>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历史研究]栏目
目 录
[观察思考]栏目
[理论园地]栏目
[工作交流]栏目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