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图书评论]栏目 << [工作交流]栏目 | [文献资料]栏目 >> 
 发布日期:2006-5-8 22:46:30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百年红十字》序
 
  当我们以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的时候,由中国红十字会原副会长孙柏秋教授主编,池子华、杨国堂等合著的《百年红十字》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令人欣慰、值得庆贺的。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3月10日,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百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谱写出一曲曲人道赞歌,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然而,应该承认,我们过去对会史的研究是不够充分的。《百年红十字》的出版,弥补了会史研究的不足,实在是难能可贵。
  《百年红十字》共11章,洋洋洒洒60余万言,堪称长篇巨制。这里面,除了孙柏秋教授的鼎力相助与支持外,更耗费了几位作者大量的心血,是不难想见的。通览全书,我感觉可称道之处甚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赞赏。
  首先是完整性。本书从杜南精神“东渐”登陆中国切入,把中国红十字会从启蒙宣传,到成立后的起与伏、兴与衰、甘与苦、荣与辱、挫折与人事更迭,合盘托出,尽可能全面、完整地再现历史本来面貌,力求给读者以整体感和“全息”映像。这是本书孜孜以求的,事实上这一目的是达到了的。
  其次是系统性。完整性与系统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红十字会“发轫于俄日之战(日俄战争),而大彰于武汉之师(辛亥革命)”,战争救护赋予了红会天然本色。但红会业务不止于“救伤葬亡”,诸如在赈灾、济困、扶危、拯弱、国际救援等领域,都有红十字的人道关怀。“服务社会,博爱人群”本是中国红十字会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其活动范围之广泛,不言而喻。本书对中国红十字运动所及的各个领域,均有深入、细致的考察,凸显出“系统性”的特点。
  再次是真实性。真实性是历史研究的生命之源,没有真实性,科学性无从谈起。由于占有资料丰富,加上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本书信而有征,言必有据,堪称“信史”。但因资料记载歧异,去伪存真,当所必求。在这方面,作者着实下了不少苦功。如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众所周知是吕海寰,谁都未曾怀疑过,但本书作者之一、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池子华教授,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首任会长是盛宣怀而非吕海寰,澄清了这一重要史实。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也启示我们,进行会史的研究,史学工作者的加盟是不可或缺的。“求真”是本书的出发点,而严谨的学风则是到达真理彼岸的先决条件。这是本书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第四是凝重性。历史研究贵在尊重历史。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力做好资料的搜求、积累,只有尽可能全面地占有史料,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历史,诠释历史。从书中不难发现,本书对有关资料,从档案到报刊,从官修正史到稗官野史,广泛收集,不遗余力。据称,仅《申报》一项,复印的资料可达半米之厚。资料丰富、翔实,使本书没有浮漂之感,而显得厚重、扎实。尽管体例所限,没能“博引”,但言必有据。也正因为有丰富、翔实的史料做基础,才使本书写得深沉而凝重,掩卷遐思,可以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第五是可读性。本书虽为学术性著作,但丝毫没有艰涩呆滞之感,相反,文笔流畅,清新活泼,引人入胜,加之珍贵历史图片穿插其中,写得的确比较“好看”。这有利于红十字知识的传播。
  《百年红十字》的优长之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史的力作,值得广大读者尤其是红十字工作者认真研读。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这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新的里程碑。中国红十字事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一位老红十字会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只有认真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才能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红会同仁以《百年红十字》的出版为契机,强化对会史的研究,以史为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是为序。
 
 
钱信忠
2002年10月8日
 
 
(原载《百年红十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钱信忠为原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百年红十字》简评
茅家琦
 
  中国红十字会诞生于1904年3月10日,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堪称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社团。作为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把“博爱”甘霖洒满人间。遗憾的是,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寥寥,微不足道,这与红十字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令人欣喜的是,由孙柏秋主编,池子华、杨国堂等合著的《百年红十字》一书,作为安徽省“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为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值得庆贺。
  《百年红十字》一书共11章,60余万言,前卫生部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信忠先生作序。通览全书,可称道之处甚多,尤其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第一次全面、系统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百年沧桑。该书从红十字“东渐”登陆中国起笔,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历时性”与“共时性”纵横交织,完整再现中国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的演进轨迹,给人一种完整、立体的“全息”映像。

  其次,跨学科研究的有益尝试。该书以社会历史学为基础切入视角,同时借鉴社会学、灾害学、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渊源、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功能实现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东关系进行多纬度、跨学科透视,这使该书视野开阔,视角独特,的确新人耳目,引人入胜。
  又次,资料丰富,论据充分。该书资料丰富,诸凡档案、报刊、官修正史、稗官野史等,均有广泛搜罗,许多资料为首次披露,弥足珍贵,使本书显得厚重、扎实,提高了解释水平,如提出中国红会首任会长并非“众所周知”的吕海寰,而是晚清重臣盛宣怀,论据充分,令人信服,澄清了至今仍在流行的一个历史性错误。类似例子还有不少。
  复次,深沉的时代价值。全面审视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该书的出发点。这一目的应该说是达到了。如,该书通过对红十字会从事的战地救护、赈济灾民、公益事业、国际援助、社会服务等慈善活动的缕析,揭示“红十字”精神的深刻内涵,颇有启发意义。关注弱势群体,广泛动员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是中国红十字会丰功伟绩留给我们的另一重要启迪。
  总之,作为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史的著作,出版意义重大,不仅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而且对拓宽史学研究的领域,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价值。
 
 
(原载《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茅家琦教授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为中国慈善界放一异彩
——《百年红十字》简评
王卫平  王晚英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3月10日,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作为国际性民间社团,中国红十字会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下闪光的足迹。然而,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相关论文也仅有寥寥数篇,这与红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红十字会喜迎百年华诞之际,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原专职副会长孙柏秋教授主编、池子华、杨国堂等合著的《百年红十字》一书,作为安徽省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着实可喜可贺。

  《百年红十字》一书共11章,60余万言,篇幅浩大,气势恢弘。前卫生部长、中国红十字会前会长钱信忠先生作序。为使读者对该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及便于点评起见,现将各章内容梗概如下:第一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红十字的起源:追本溯源,缕述红十字如何以有识之士为载体,“东渐”登陆中国,并以日俄战争为契机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第二章辛亥战时的“救伤葬亡”:中国红十字会在辛亥革命中因卓有成效的救伤葬亡业绩而名声大彰;第三章在纷乱的年代里:考察中国红十字会会内运作机制的变化以及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等一系列内战中的人道救援行动和自然灾害赈济活动;第四章十五年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着重阐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不朽功勋以及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光辉业迹;第五章“复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抗战结束,红会工作重心由战时救死扶伤转向社会服务;第六章“新的转变、新的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走向“新生”,并在医防服务诸方面凸显出独特的优势地位;第七章“寒冬过后是春天”:在文化大革命这场“红色风暴”冲击下,中国红十字事业遭受灭顶之灾,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焕发青春;第八章“四大”以来:1985年中国红十字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拉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序幕,中国红十字会依法建会,不断创造精神文明亮点,同时努力打破40年“坚冰”,实现海峡两岸沟通;第九章“三大工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在“走进新时代”的时代精神感召下,拓展业务范围,创建以“救援”、“生命”、“爱心”三大工程为主干的“博爱系列工程”,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新乐章;第十章中国红十字文化事业:以报刊、展览、影视、网络等为载体的红十字文化事业,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社会化,红十字精神得以弘扬;第十一章在国际舞台上: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的外事活动进行探讨,内容涉及中国红会国际合法地位的恢复及参加国际性的会议、参与国际性救援以及经常性的开展一些会与会之间的联络交往等活动。书后附有: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标志标明性使用规定”、“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及“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可为读者了解相关知识提供参考。

  通览《百年红十字》,我们觉得该书可称述之处甚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值得注意。
  首先,完整、系统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历程。该书从杜南精神“东渐”登陆中国起笔,一直写到2003年春,内容宏富,时间跨度大,要完整、系统再现百年红十字的嬗递变迁,并非易事。但作者通过11章的架构,达到了这一目的。且从上述各章梗概中不难看出,该书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历时性”与“共时性”纵横交织,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以来的兴与衰,起与伏,荣与辱,甘与苦,挫折与振起以及人事更迭,和盘托出,给读者以系统、完整、立体的“全息”映像。这是本书的优长之处。
  其次,视野开阔,视角独特。本书以历史学、社会学为基本切入视角,同时借鉴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灾害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博爱之举、慈善懿行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考察,揭示出“红十字精神”的深刻内涵,视角独特,视野开阔,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新的综合”,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是学术研究的大势所趋,本书的尝试,应该说是难能可贵、富有启发的。
  再次,新见迭出。正是由于视角的不断转换,使本书新见迭出,引人入胜。如红十字来自大洋彼岸,何以在中国社会轻而易举找到生长点?孙中山先生在中国红十字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定位怎样?红十字何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桥梁?等等,都有新人耳目的析论。对一些盖棺定论的问题,作者也进行了重新审视,如池子华在占有大量资料基础上,提出中国红十字会的首任会长并非“众所周知”的吕海寰,而是晚清重臣盛宣怀,澄清了一个至今仍在红会系统内流行的历史性错误。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难怪钱信忠先生在“序”中感慨:“进行会史的研究,史学工作者的加盟是不可或缺的”。由此亦可见作者严谨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又次,资料丰富、翔实。本书注释达678处之多,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报刊、档案、官修正史及稗官野史等,搜罗广博。据钱老在“序”中介绍,仅解放前《申报》一项,复印的资料即达半米之厚。对红会公开出版物及内部交流资料,也都有广泛的搜集,许多资料为首次披露,弥足珍贵。资料丰富、翔实、新鲜,使本书没有丝毫浮漂之感,而显得厚重、扎实。当然,由于体例所限,没能广征博引,但言必有据,这就使本书的论述信而有征,堪称“信史”。
  又次,本书融学术性与通俗性、科学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文笔优美流畅,文字清新活泼,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本书虽为学术性著作,但决不堆砌、排比史料,而是将史料所蕴涵的信息融入娓娓道来的叙述之中,一改学术著作“板起面孔讲道理”的做法。尤其对一些典型事件及人物,刻画入微,颇为动人。近代中国战乱不断,灾荒连年,中国红十字会身先士卒,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不朽功绩,这些事迹以本书为载体,为读者展示“即使是在一个被暴力摧残的世界里,所有的人也都是兄弟”的感人场景。对林可胜、云曙碧、王琇瑛、姜健、司堃范等模范的个案剖析,更使人觉得红十字事业所体现的人道博爱精神是那样具体和情真意切。相信每一位读完此书的人,都会被红十字精神深深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离不开作者的生花妙笔。
  复次,本书图文并茂,也是值得一提的。历史照片与叙事文字互为印证、参照,使读者在阅读美文的同时,也获得视觉享受。本书征引的历史照片200余幅,其中许多老照片为第一次使用,更显珍贵。21世纪的人类正步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大扩展,生活的快节奏以及无处不在的压力使人们对图片的兴趣与日俱增,步入“读图时代”。历史图片具有不可更改性,因而真实性往往高于文字记载,同时图片再现的历史也更为活泼、生动和具体。大量历史图片的插入,为本书增添了新的亮点,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视角。阅读文字,目睹照片,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如在目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百年红十字》一书的优长之处固然不少,但也不无可挑剔之处。
  首先,受体例的限制,许多问题不便充分展开,不免留下一丝遗憾,如中国红十字会何以首先诞生于上海而不是其他城市?(北)京会、沪会矛盾的产生、化解及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影响怎样?中国红十字会多边关系如何?云云,虽有涉及,但没有展开充分的论证,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可喜的是,池子华所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不日出版,相信可以弥补这些缺憾,而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将在这本书中“尘埃落定”。
  其次,体例方面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本书专章论述解放后中国红十字会的外事活动,理应如此,但对解放前红会的对外交往,则在有关章节中插叙,虽然不无可取之处,但毕竟不够系统、全面。
  再次,毫无疑问,本书资料丰富、翔实,为一大特色,但史料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尤其是档案资料。据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晚清时期的红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大量民国时期的红会档案,贵阳市档案馆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档案资料之丰为他处所不及,倘能发掘更多、占有更充分的档案资料,定能为本书增色不少。
  尽管《百年红十字》一书尚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史的力作,它的出版,意义重大,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空白,而且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出版,为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同时定会为中国慈善界放一异彩。
 
(其中部分内容刊登在《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作者王卫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晚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现任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序  
   
  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社团,1904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一百个春夏秋冬,堪称历史悠久。但对红会史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红会工作的老红十字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有义务扶植、推动研究工作的展开。2000年新年伊始,我们几个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者——池子华教授、杨国堂先生、本人以及安徽人民出版社汪鹏生社长、周子瑞编辑相聚北京,商定出版一套“中国红十字书系”,由我担任主编。我们达成共识,先合力完成《百年红十字》一书的撰写,而后由子华教授担负起《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的写作任务。子华教授在《百年红十字》一书定稿后,来不及喘息,立即投入《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的写作,经过一年多的挑灯夜战(中间几乎累倒),连过年也没舍得休息,终于如期完稿,作为主编,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也为他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而感动。
  关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的学术价值,史学界会给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作为“中国红十字书系”主编,我想从红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轨迹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首先,1904—1949年,毫无疑问是中国红会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红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业务范围从单一到多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但恰恰对这一时期的会史,研究最为薄弱,甚至连基本线索还没理清,空留下许多遗憾。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其次,《百年红十字》虽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作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但限于体例,未能充分展开。本书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另起炉灶,探赜索隐,“精耕细作”,蔚成大观。而《百年红十字》中埋下的许多伏笔也在本书中浮出,如中国红十字会为什么诞生于上海而不是其他城市、京会、沪会矛盾的产生、化解及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影响、红会与政府关系的错综复杂、红会会内运作机制的演变等,均有细致的探究,用功之勤,令人赞叹。
  再次,本书引入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的互动关系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视角独特,视野开阔,凸显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也正是由于视角的不断转换,使本书新见迭出,引人入胜。特别是,本书没有回避红会自身存在的缺陷、工作上的失误等,而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客观公允的历史定位,这比以往一味的赞美要全面得多,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具有时代价值的。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在中国红十字会喜迎百年华诞之时,尤其应该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优点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交付出版,可喜可贺。希望子华教授再接再厉,为“中国红十字书系”再添新葩。是为序。
 
 
孙柏秋
2003年7月28日
于北京寓所
 
(原载《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孙柏秋曾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专职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美国世界儿童基金会亚洲区副主席等职)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简评
武吉庆
 
  中国红十字会诞生于1904年3月10日,是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社团。作为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为宗旨,在战争救护、救灾救荒、社会援助诸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耀眼的角色。但时至今日,尚无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红会史的学术著作,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新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也为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难能可贵,令人欣喜。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凡七章,洋洋洒洒近40万言。通读全书,感觉该书可称道之处甚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赞赏。
  首先,第一次全面、系统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沧桑的近代历程。该书从红十字“东渐”登陆中国起笔,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历时性”与“共时性”纵横交织,将近代中国红会自成立以来的起与伏、兴与衰、甘与苦、荣与辱、挫折与振起、人事更迭等迂回曲折的演进轨迹,和盘托出,给人一种完整、立体的“全息”映像。
  其次,视野开阔,新见迭出。该书以社会历史学为基本切入视角,同时借鉴社会学、灾害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渊源、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功能实现及其与近代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多维度、跨学科的考察,视角独特,视野开阔,凸显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也正是由于视角的不断转换,使本书新见迭出,引人入胜。如源自西方的红十字为什么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长驱直入,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滞即跨越国人的心理防线而“登堂入室”,被中国人所认同、接纳?中国红十字会为什么诞生于上海而不是其他城市?京会、沪会矛盾的产生、化解及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影响、红会与政府关系的错综复杂、红会会内运作机制的演变等等,均有细致的、新人耳目的探索。
  再次,资料丰富翔实,立论扎实充分。该书资料丰富,诸凡档案、报刊、官修正史、稗官野史等,均有广泛搜罗,对红会公开出版物及内部交流资料,也都有广泛的搜集,许多资料为首次披露,弥足珍贵。资料丰富、翔实、新鲜,使本书没有丝毫浮漂之感,而显得厚重、扎实,同时也提高了解释水平,如提出中国红会首任会长并非“众所周知”的吕海寰,而是晚清重臣盛宣怀,论据充分,使人信服,澄清了至今仍在流行的一个历史性错误。类似例子还有不少。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没有回避红会自身存在的缺陷、工作上的失误等,而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客观公允的历史定位,这比以往一味的赞美要全面得多,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正如原中国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柏秋在该书“序”中所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国红十字会喜迎百年华诞之时,尤其应该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又次,深沉的时代价值。全方位再现中国红十字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博爱人群”风采,特别是通过对红会从事的战争救护、赈济灾民、公益事业、国际援助、社会服务等人道主义活动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揭示“红十字精神”的深刻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该书宏旨之所在。事实上该书的研究明确无误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民间社团的社会救助,是构成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动员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在有着乐善好施光荣传统的中国具有广泛的现实性、可能性,值得去开发这一用之不竭的“资源”。这是中国红十字会丰功伟绩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总之,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红十字会史的力作,它的出版不仅弥补的相关研究的不足,拓宽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领域,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对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价值。
 
(原载《光明日报》2005年2月8日。武吉庆现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近代红会史研究的新突破
——评《红十字与近代中国》
黄妙婉  杨红星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间社团。它的产生、发展和流变与中国近代社会息息相关,但有关红会史的研究状况却与丰富饱满、纷纭复杂的红会史本身不相协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池子华教授的新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作为“中国红十字书系”之一种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向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凡七章,洋洋洒洒近40万言,在占有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基础上对中国红十字会与近代中国的互动关系作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考察。该书开宗明义,“力图全方位再现中国红十字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博爱人群’风采,特别是通过对红会从事的战地救护、赈济灾民、公益事业、国际援助、社会服务等人道主义活动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揭示‘红十字精神’的深刻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见该书前言)通观全书,应该说作者的这一目的是达到了的。
  中国红十字会自诞生之日起,即与近代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分散到统一、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演进轨迹。本书用七章的篇幅,以近代社会为依托,展现了一幅红会在艰难曲折中挺进的历史画面,其中不乏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和新颖别致的鲜活史料的加盟,使作品读来既感厚重又感清新。近代红会史主要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有关晚清时期,作者用两章研究红会创建及初期的调整与巩固。红会是杜南精神“东渐”的产物,也是日俄战争“催生”的结果,有着一个由“五国合办”走向“独立”的过程。在接下来的第三章到第七章中,作者分别考察了红会在辛亥革命时期、抗战初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与近代中国同风雨共患难,救伤葬亡、扶危济困、博爱社会、造福人群的人道壮举,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凸显出红十字精神的实质所在,本书的主旨由此得到深刻的揭示。

  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红会史的学术著作,《红十字与近代中国》自然有不少特色,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首先,持论客观公允,内容丰富饱满。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步履蹒跚,身处其中的中国红十字会也历尽坎坷,它有唐突,有逆境,有挫折。要充分展示近代红会的历史,不但要把握那些载入史册、熠熠生辉的史实,还要深入挖掘那些不为常人所熟知或红会处于低谷时期的历史轨迹。如日中天的是红会,幽然潜行的也是红会。换句话说,红会在激荡的历史急流中有顺境亦有逆境,只有全面把握,才是一部客观而公允的红会史。池著无疑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得当,如对京沪红会“正统”之争、胶东救援的功利色彩、北伐战争中冷眼旁观的反常之举等进行的评析,都非常到位。难怪“中国红十字书系”主编、原中国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柏秋教授在该书“序”中称:“本书没有回避红会自身存在的缺陷、工作上的失误等,而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客观公允的历史定位,这比以往一味的赞美要全面得多,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具有时代价值的。”
  为了系统展现红十字运动的全貌,该书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红会的历史首次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纵向上重点把握红会与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互动关系,脉络清晰;横向上对红会博爱恤兵、扶危济困的宗旨及精神实质进行了充分解读,不仅详尽论述红会“战地救护”行动,还涉及到和平时期赈济灾民、公益事业、国际援助,社会服务等更加丰富的人道主义活动。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丰富饱满的近代红会形象顿现眼前。
  其次,史料丰富,考订精确。
  该书资料来源,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报刊、档案、官修正史及稗官野史等,搜罗广博,丰富翔实。对红会公开出版物及内部交流资料,也都有广泛的搜集,许多资料为首次披露,弥足珍贵。资料丰富、翔实、新鲜,使本书没有丝毫浮漂之感,而显得厚重、扎实。而对资料的去伪存真,作者更是不遗余力。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第33页录有这样一段话:“军咨处主稿,会同外务部筹办,海军事务处、陆军部办理,合并声明谨奏。”作者经考订认为这其中有两处错误,一是把“军谘处”误作“军咨处”。军谘处成立于1907年6月7日,归陆军部,1909年7月15日脱离陆军部独立。二因标点错误,把“筹办海军事务处”误为“海军事务处”。筹办海军事务处成立于1909年夏,以贝勒载洵、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清史稿》第119卷中记载甚详。“类似错误,《选编》中所在多有,研究者使用这部资料时,尽可能仔细核对,以免以讹传讹。”(见该书第76页)诸如此类的考订,在池著中随处可见。
  又次,新见迭出,引人入胜。
  该书以历史学、社会学为基本切入视角,同时借鉴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灾害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博爱之举、慈善懿行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考察,视角独特,视野开阔,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治学功力。也正是由于视角的不断转换,使本书新见迭出,引人入胜,如来自大洋彼岸的红十字何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红十字会为什么首先诞生于上海而不是其他城市?红十字何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桥梁?等等,都有新人耳目的析论。对一些盖棺定论的问题,作者也进行了重新审视,如著者在占有大量资料基础上,提出中国红十字会的首任会长并非“众所周知”的吕海寰,而是晚清重臣盛宣怀,澄清了一个至今仍在流行的历史性错误。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作为系统研究红会近代历史的开山之作,池著没有照搬红会史籍的传统观点,而是根据大量翔实资料论而有据的拨开了近代红会史的层层迷雾,从而取得了一系列问题的突破性进展,由此亦可见作者严谨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的出版,也是作者对自身研究的新超越。2003年由孙柏秋主编、池子华、杨国堂等合著的《百年红十字》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红会史研究的不足。但由于《百年红十字》遵循“厚今薄古”的编史原则,所以近代红会史部分相对简略,而且,正如作者所说,“由于篇幅的限制,许多问题没有展开,也由于体例的限制,有些问题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笔带过。换句话说,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时期中国红会史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必要的。”(该书第532页)为此,作者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起炉灶,探赜索隐”,精耕细作,苦熬4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的写作,取得了近代红会史研究的新进展,而“《百年红十字》中埋下的许多伏笔也在本书中浮出,如中国红十字会为什么诞生于上海而不是其他城市,京会、沪会矛盾的产生、化解及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影响,红会与政府关系的错综复杂,红会会内运作机制的演变等,均有细致的探究。”(孙柏秋“序”)这无疑是新的超越。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的出版,更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从本书中,人们可以发现,作为民间社团的中国红十字会在参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主要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我们过去的研究所忽视的。民间社会救助,无疑是构成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官方的与民间的社会支持,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理论上应该如此。事实上,在民国社会救助活动舞台上,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非政府组织较之官方更为活跃,光彩夺目。中国是“仁”的国度,有着乐善好施的光荣传统。动员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广泛的现实性、可能性,值得我们去开发这一用之不竭的“资源”。这是本书的历史启示之所在。
  当然,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红会史的著作,该书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中国红会是国际红会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中国红十字运动也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深化,正如作者所言:“因主题所限,有的问题如中国红十字会的对外交往,未便充分展开,只好留待以后专题探讨了”(该书第532页);再如抗战时期的后三次征求会员运动和“复员”时期筹募资金运动,效果并不理想,个中缘由揭示得还不够深刻;再者,本书资料丰富、翔实,毫无疑问为一大特色,但史料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尤其是档案资料。据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晚清时期的红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大量民国时期的红会档案,贵阳市档案馆馆藏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档案资料之丰为他处所不及,倘能发掘更多、占有更充分的档案资料,定能为本书增色不少。
  尽管《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尚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红十字会史的力作,它的出版,意义重大,不仅弥补的相关研究的不足,拓宽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领域,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原载《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中国社团史研究的力作
——评《红十字与近代中国》
孙语圣  王专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社团。百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谱写出一曲曲人道赞歌,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下闪光的足迹。然而,红会史的研究一直未引起史学界的足够重视,成果寥寥。1999年以来,池子华教授潜心钻研,历时五载,推出《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力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向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庆典献上一份厚礼,可喜可贺。该书于200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7章,洋洋洒洒近40万言。通览全书,本人以为可称道之处颇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值得称述。
  首先,第一次全面、系统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沧桑的近代历程。该书从红十字“东渐”登陆中国起笔,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历时性”与“共时性”纵横交织,将近代中国红会自成立以来的起与伏、兴与衰、甘与苦、荣与辱、挫折与振起、人事更迭等迂回曲折的演进轨迹,和盘托出,给人一种完整、立体的“全息”映像。
  其次,资料丰富,新见迭出。该书资料搜罗广泛,来源多样,举凡报刊、档案、官修正史、稗官野史、红会未刊资料,应有尽有,翔实丰富,这就使该书对相关问题的析论,更为全面、深入、细致、可靠。如对红会分会的创设、日俄战后的赈济、自立之路的选择、辛亥战时的救伤瘗亡、初次亮相国际舞台、北洋时期的拯灾济困、日本关东地震的国际救援、红会与政府的关系、1928年旱灾赈济、长城和绥远抗战救护、征求会员运动、淞沪战场的救护、首都南京救护、救护总队的活动、敌后战场的救护、“内务”与“外交”等,着墨颇多,记述尤为详尽。全面、细致、清晰地展示了红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业务范围由单一到多样的复杂过程。该书还充分利用“口述历史”资料,对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组建、组织人员的变动、困苦的工作环境、艰难辛酸的战场救护、“内部风潮”与总队长林可胜的沉浮等进行详细的条分缕析,使近代红会的历史更加丰满真实,有血有肉。
  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充分占有,大大提高了该书的解释水平,新见迭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近代红会的诸多“定论”质疑问难,以史实为根据,周密论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如对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的考实,该书提出并非“众口一词”的吕海寰,而是晚清重臣盛宣怀。作者溯本求源,以档案资料、权威报刊、原始函电等为依据,博征推縯,澄清讹误,得出新的结论,令人信服。对抗战时期救护总队的“内部风潮”的分析也颇有见地。作者从国共两党关系入手,认为根源在于总队长林可胜的所谓“左倾嫌疑”引起国民党的忌嫌所致。文中引述大量相关资料,包括回忆录,重点围绕林可胜、蒋介石、胡适的三角关系及形成缘由层层析论,史实充分确凿,论证严密细致,展示红会无分敌我、一视同仁的“博爱”宗旨与国共内争相龃龉的历史真实,发出一种无奈的慨叹。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此外,作者对中国红十字会为什么肇造于上海而不是他处、京会与沪会矛盾的产生和化解及其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影响、红会与政府错综复杂的关系、红会内部的运作机制等,也作了深层次的新探究,解释合理、中肯。
  再次,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引人入胜。本书以历史学、社会学为基本切入视角,同时借鉴灾害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渊源、组织结构、运作方式、慈行懿德及其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探析。“跨学科”方法的采用使得本书视角独特多变,新人耳目。如关于中国红会的蜕变,该书即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首任会长盛宣怀改民办的“中国红十字会”为官办的“大清红十字会”进行细心研探,视角别样,很有新意。作者认为在极其复杂的原因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一是红会自“自立”以来,盛宣怀虽一直挂着会长的头衔,但因公务缠身,较少过问会内事务,实际上等于被架空,而把红会由民办改为官办,他这位官派的会长,便可以操纵自如,满足作为晚清重臣特有的权力心理。这是比较合理的解释。二是盛宣怀的确心存红会归官之想。书中列举史实,揭示盛宣怀欲将红会纳入“大清”官僚体制中的心态。这种“大清”情结,终于驱使他做出“易名”之举。再如中国红十字会对“官控”的抗争,该书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晚清政府软弱无力,虽欲将没有政治色彩、具有中立、独立品格的民间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加以控制,但终究力不从心。民国北京政府仍将红会纳入“官办”体制,引起红会的消极对抗。民国南京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强势”国家的形成,该书认为其对红会的控制也是在所难免的,以红会在北伐战场上救护不力进行“彻查”仅是一种借口,因为“国民党从巩固政权合法化的愿望出发,努力树立自己的政治、军事权威,其结果却是使它走上了专治、独裁的道路。其表现形式即加强对社会的全方位控制”。分析精当切要,符合历史实际。类似例子还有不少。由于占有资料丰富,也由于观察视角的不断转换,使该书认识问题全面周到,没有回避红会自身存在的缺陷、工作失误等,评价客观公允,一反过去一味赞美歌颂的做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如1914年胶东救援的“雇佣”性质、1916年护国战争救护过于逊色、1927年北伐战争救护消极从事等便是。
  又次,具有深沉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本书力图全方位再现中国红会在近代不同历史阶段“博爱人群”风采,尤其是通过对红会从事的战地救护、赈济灾民、公益事业、国际援助、社会服务等人道慈善活动及其影响的研究,深刻揭示“红十字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该书的目标即是通过审视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好地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本书开篇对红十字溯源时,已把红十字精神的内涵从理论上较充分的揭示出来了:博爱侐兵、扶危济困。继之,通过无数次血雨腥风的战场救护、急如星火的救灾救荒、仁爱充溢的社会救助、无私无偏的对外援助等,从实践上将红十字精神的内蕴生动而清晰地示于读者。历史是一面镜子,红会的是与非、兴与衰、成绩与不足、顺利与曲折,在作者秉笔直书之下,尽显无余,对今天红会工作理当鉴益匪浅。
  动员多种社会资源参与社会保障,完善其体系,提高其水平,在现在的中国,尤为任重而道远。揆诸历史,不失为一种良策。关注弱势群体,广泛动员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是中国红十字会丰功伟绩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本书深沉的时代价值正在于此。
  最后,语言锤炼,文笔流畅,也值得一提。本书虽篇幅浩大,实证性强,但文字精炼,清新自然,优美流畅,使原本严肃枯燥的学术著作读起来别具风味,诸多红会人物,如林可胜、沈敦和、张竹君等刻画入微,鲜活如生,其痌瘝在抱的善行慈情令人难以释怀。史实丰厚但不堆砌,墨饱浓情但不娇揉。
  《红十字与近代中国》拓宽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领域,它的出版,对推动社会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裨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可谓是社会史研究的新葩。当然,作为红会近代史研究的开拓之作,本书仍存意犹未尽之处,如中国红会是国际红会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其外交活动想必是丰富多彩的,可进一步拓展深化;抗战时期的后三次征求会员运动和“复员”时期筹募资金运动,效果并不理想,也可进一步挖掘;官控一直是近代中国红会发展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红会究竟利弊如何,也值得探究。此外倘能更多地发掘档案资料,定能使本书锦上添花。
 
(原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作者:孙语圣,男,安徽大学马列部副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专,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翔实求是  大有裨益
——《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简评
张立明
 
  从事红十字会工作以来,阅读过几本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和《中国红十字会的九十年》等书,但见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市红十字会合编,池子华、郝如一主编的《中国红十字1904-2004历史编年》一书,还是眼睛为之一亮,因为这本厚达500多页、洋洋洒洒50万字的长篇巨制,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最翔实的编年史。忍不住一页页的翻阅,仿佛徜徉在中国红十字会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仿佛看到了中国红十字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光荣场景,仿佛听到了中国红十字会历经坎坷而不折不挠前进的脚步声。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通观全书,以下几点尤值赞赏:
  一是时序性。该书采用“编年”体裁,以年月日为序,记载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活动及其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既再现了中国红十字会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从时空上为研究中国红十字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称这本书为我国第一部专门检索红十字运动历史和重大事件的工具书是当之无愧的。
  二是翔实性。该书资料来源广泛,从所列“参考文献”即可见一斑,若说是从浩如烟海的报刊资料、书籍中搜寻红十字活动的记载,并不夸张。仅就《申报》而言,就要翻阅多少份?举凡档案、报刊、官修正史、稗官野史,到红十字会公开出版物、到内部资料,无不广泛收集。可能寥寥几句的记载,就需从成百上千的文章资料中寻得。即使对停止所有会务工作的十年动乱期间,也一年不少地搜集记载了中国红十字会对外交流和援助活动。正因为此,该书披露了许多史料钩沉,弥足珍贵。作者还借鉴学术界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资料之丰富、翔实、新鲜,令人信服,从中体现的作者严谨认真、不辞辛劳的刻苦精神,令人感佩。
  三是求是性。作者对史料记载的歧异之处,进行认真考证,去伪存真,澄清了不少错误。据作者介绍,即使对历来被视为中国红十字会早期最重要、最权威的文献《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年大事纲目》,在与其他史料反复对照、比较、佐证、核实之后,纠错达二十余处,可谓廓清迷雾,还其历史面貌。作者对重要活动发生的日期尽可能确定到年月日,实在无法考证的,暂付阙如。作者这种对历史和后人负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肯定。
  该书可称道之处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列举。
  “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该书出版对深入研究中国红十字运动、扩大红十字会的宣传,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进中国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发展将大有裨益。
 
(作者系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 ]]>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目录和发刊词[5.8]
[理论园地]栏目[5.8]
[历史研究]栏目[5.8]
[百家争鸣]栏目[5.8]
[工作交流]栏目[5.8]
 ·暂无
[工作交流]栏目
[历史研究]栏目
目录和发刊词
[理论园地]栏目
[文献资料]栏目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