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扶持监管并重 专业透明并行——香港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公信力建设初探 <<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灵魂” | 民之所望 施政所向——代表委员有“话”说 >> 
 发布日期:2018-3-16 20:40:49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扶持监管并重 专业透明并行

——香港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公信力建设初探

在香港,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非常强大,其服务几乎深入到每个有需求的群体,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社工和义工(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服务良性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较好解决了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就香港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公信力建设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红十字会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和监管

香港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没有采取很多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险体系,而是采取多元主义的政策,即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共同参与,合作治理。

多年来,香港政府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作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从1995年实行的社会福利津贴制度、2000年实行的整笔拨款资助制度及2015年推出的服务券计划等,香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和方式不断调整和完善,归根到底,就是要让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服务的使用者都能得到最大的实惠。

香港现在执行的福利政策重视个人和家庭的责任,以推动就业为主,社会福利主要由财政购买服务来实现。全港超过90%的社会服务由424家非政府组织提供,这些非政府组织围绕各自的宗旨、使命、原则和模式运营,其中包括香港红十字会、香港圣约翰救救护机构、香港乐施会等人道慈善机构。

香港非政府组织的繁荣发展,主要得益于香港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视和扶持,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放开市场准入。只要有三个香港人共同发起就可申报成立一个社会服务机构。

二是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全港获得免税资格的非政府组织超过7500家。

三是财政补贴。通过竞争招标方式,香港政府选择社会服务提供者,与其签订《津贴及服务协议》,通过购买服务资助非政府组织发展,2016-2017年,香港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支出137.69亿港元。比如:香港红十字会提供的输血服务,政府每年拨款3.60亿港元,圣约翰救护机构24小时免费救护车服务,政府每年也都有上亿元的拨款。同时,财政还设立种子基金,为部分新成立的非政府组织提供开办费用,并按优惠价格提供土地。

四是制定服务品质标准。该标准包括16项内容,确保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和专业。2010年,香港政府委托专门院校编制了《受资助机构管理指引》,为非政府组织成立、运营提供管理和技术指导。

五是重视社工的教育和培养。全港有六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系,现有注册社工中60%是学位级别。香港政府每两年编制一份《社会工作人力需求系统报告》,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社工人才,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支持非政府组织发展壮大的同时,香港政府又实行严格评估考核制度,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受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每年都要向社会福利署提交自我评估报告、差异报告和统计资料,如有未达标的,需同时提交改善计划。

香港政府实行三年一个评估期制度,在非政府组织自我评估基础上,社会福利署会上门探访和驻点评核,如果服务表现不佳,且纠正措施不力,社会福利署会终止合作。通过一系列举措,香港政府有力推动了非政府组织运营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的路径

香港政府购买服务采取竞争性投标方式,按照服务品质、数量、价格确定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严格执行“实证为本”的管理制度,促使非政府组织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力量,聚集社会资源,竭尽全力让社会对其组织的宗旨、理念和远景能够知晓并认同,进而对其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积极支持,以此获得政府更多资助,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以香港红十字会为例:2015-2016年,香港红十字会总收入7.68亿港元(不含赈灾捐款),其中80%来自于政府资助,其余募集善款约为8300万元。

浓厚的慈善氛围是香港红十字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香港红十字会能在香港市民心中一直保持较高的社会公信力,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完善的组织机构。香港红十字会成立于1950年,目前下设8个职能部门,开展的服务项目包括医护服务、社区健康教育(主要是急救训练、健康护理)、国际及赈灾服务(包括紧急赈灾、备灾及发展)、特殊教育、寻人服务。有专职工作人员1381人,仅特殊教育及康复服务部就有598名工作人员、输血服务部有471名工作人员。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足够数量的人员配备,为香港红十字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敬业、专业的专兼职队伍。敬业、严谨、务实、廉洁是对香港人的共识。前往香港红十字会参访,深刻感受和体验到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的服务技能以及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正是有这样的队伍,才让“保护生命、关怀伤困、维护尊严”的职能使命得以完成和兑现。

第三,财务管理制度健全。香港红十字会每年收入高达7.68亿港元,如此巨大的经费来源和开支,香港红十字会均做到账目清晰,开支合理。特别是慈善捐款,每一笔款物去向清楚,且在使用善款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行政成本控制,通常是控制在5%以内。救灾物资的采购也采取招投标方式,救灾结束会张榜公布救灾物资的分配情况。更重要的是,香港红十字会委托香港公信力和知名度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对其进行财务审计,公布年度报告。

第四,服务项目精准高效。香港红十字会每年动员献血者16.9万名、献血约50吨;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0.7万人,每年为近百名患者提供配对和移植;每年在全球11个国家或地区开展赈灾、灾后重建和备灾工作,援助总金额达1.48亿港元,受惠人次超过100万;每年举办急救和健康护理培训1200场次,参训人员达2.28万人次。这些服务项目的有效开展,不仅让需要帮助的民众得到了及时的救助,更让公众对红十字会工作了解和熟悉,提升了公信力。

第五,服务捐赠人。香港红十字会每年募集善款的60%来自长期捐赠人。香港红十字会秉持“筹资就是筹人”的理念,非常注重维护长期捐赠关系,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捐款人活动,如邀请捐款人到善款捐助地区回访、通过信函告知善款使用情况等,让捐款人及时了解善款给受助者带来的变化,增进他们对红十字会工作的认可,进而成为“红十字会之友”的成员。目前。香港红十字会“红十字会之友”,已有3.5万人每月定期通过信用卡扣款方式向香港红十字会进行捐款。

第六,信息公开透明。香港红十字会工作高度透明,主动接受政府和公众监督。在其网站上,可以了解机构的组织架构情况、开展的服务工作情况,还可以查到每年的年报。对于一些捐款数额较大的重大灾难,还有单独审计报告向公众清楚交代善款的使用。香港红十字会坚持信息公开,是其能够获得公众认可,增强公众信任度的重要举措。

 

借鉴经验做好红十字会工作

香港非政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大胆创新,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对于内地红十字组织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因政治制度、发展模式、发展基础有所不同,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有所取舍。

一是加强红十字专兼职干部队伍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的群团组织要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四化”,着力增强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近年来,贵州省各级红十字会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专兼职干部培训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省红十字会争取省公务员局支持,连续举办两期赴港红十字会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班,培训效果非常明显。下一步,还应举办更多此类培训,让更多红十字会专职干部“走出去”,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满足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加大红十字文化传播工作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红十字事业发展环境。讲好红十字故事是促进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各级红十字会在此方面要加大力度,除了专兼职工作人员要主动宣传、宣讲外,还要调动主流媒体、新媒体的积极性,发动捐献者者、志愿者,让那些熟悉红十字会工作的人一起来讲红十字故事,加深民众对红十字会工作的了解,增加认同感,获得支持率,共同营造有利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是着力打造人道救助精品项目,树立红十字会品牌形象。在贵州省部分地市,由于红十字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少,每项工作都想齐头并进,做到最好,难度很大。因此,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资源优势,在继续推进核心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阶段明确工作重点,在人道救助精品项目的品牌塑造上下功夫。比如加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开展广泛的应急救护培训,就是非常不错的突破口,一方面可以满足民众对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调查,贵州省绝大部分市(州)红十字会都没有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发展也不平衡,建议省红十字会在该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各级红十字会狠抓工作落实,补足短板。

四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筹资活动,提高红十字会人道救助能力和水平。2016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募集救助款物1.50亿元,创历史新高,先后组织开展了“博爱送万家”、暖冬行动、红十字走进极贫乡镇等救助行动,社会反响良好。但是,在募集资金方式上,还是以面向企业为主,调动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的力度不够。香港慈善组织定期在街头开展的“售旗”活动、香港红十字会培养固定捐款者的举措、香港乐施会开展的“乐施毅行者”等筹款模式,均值得学习和借鉴。

五是加强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增强红十字会公信力。公信力源自于高度透明,近年来,贵州省红十字会在信息公开方面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贵州省红十字会网站、“博爱云”平台的开通运行,为实现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切实解决了信息公开的方法和手段问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解决公开透明的内容和标准问题,掌握好公开透明的尺度,每年的财务报告、政府审计部门和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等应当作为公开透明的必备内容,捐赠资金及使用、救助物资采购等等信息也必须公开,以坦荡的胸怀、诚恳的态度,赢得社会信任和拥护。

(作者系贵州省安顺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践行者 担当者 开拓者——浅谈中国红十..
锐意改革,打造“红十字铁军”——关于深..
一段历史 一种精神 一面旗帜——红十字..
开启红十字事业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 新使命 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