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灵魂” << 践行者 担当者 开拓者——浅谈中国红十字事业之“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 扶持监管并重 专业透明并行——香港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公信力建设初探 >> 
 发布日期:2018-3-20 9:23:52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灵魂”

慈善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族群间的共同语言。慈善事业并非个体、简单的施舍行为或单向受惠,而是全体成员施惠行为的综合结果。研究慈善心理,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建立慈善组织与捐款人之间长期、牢固的忠诚关系,为现代慈善事业科学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健康的慈善心理是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基础

在我国,慈善事业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捐献基础上的社会化救助事业,其发展取决于蕴藏于社会成员中的个性化、随机性、情绪化的爱心冲动和本能的慈善意识能否被理性、智慧地引导为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行动输出。而人类情感又是复杂的,是无论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无法完全把握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能认清这一点,慈善心理研究就难以深入。

健康的慈善事业应该实现“有力者有爱——无力者有力——有爱者更有力”的良性循环。该循环的流畅性,受到慈善组织能力、慈善法制的完备性、慈善环境的成熟度、慈善文化的现代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哲学大师冯友兰主张“内圣外王”,慈善文化就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灵魂”。其中,文化是集体的道德,是整体性概念,映射在各个主体身上则内化为“心理”;心理是个体道德的内化,是整体性文化与个体性意识相结合的产物。阳光、开放、宽容而又坚定的健康心理是现代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内在基础。

我国传统慈善文化封闭而内敛,依赖性强,缺少自主性,且出现过近40年的文化断层。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吹散了对慈善的偏见和误解,在经济改革、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慈善的重生之旅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旅不期而遇,成绩斐然却又问题重重。

一方面,慈善事业驶入快车道:社会捐赠总额屡创新高,慈善组织数量连年刷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另一方面,一些现象值得警醒:救助过程中“爱心过剩”与“无人问津”并存;公众对慈善是“看客”心理有余,参与意识不足;慈善组织发展严重失衡等。

慈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和慈善环境的苛刻说明了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失衡困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先生称:“别的国家慈善事业都是圣坛,而我国的慈善事业是一个祭坛。”的确,很多人满怀热情地走进“慈善”,却伤痕累累,享受财富的人惹人艳羡,涉足慈善却成了“众矢之的”。

大爱无疆,大爱也应“无殇”。刻薄和求全责备是对爱心人士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只会让捐赠者渐行渐远,也会让潜在的捐献者避之不及。当前,谨慎低调的慈善组织与委屈无奈的慈善人物,无不映射出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内力”尚浅、土壤尚不肥沃的事实。

 

社会各方慈善心理不成熟致四类“乱象”频出

不难理解,刚获新生就匆匆走上现代化之路的慈善事业很难做到“内外兼修”。我国特殊的慈善文化造就了片面、脆弱、矛盾的社会慈善心理底色。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虽然社会层面朴素的慈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觉醒,但社会各方的慈善心理却远不够成熟。“象”由心生,各种慈善乱象就是慈善市场各方内心纠结的外化。

矛盾心理下的浅尝辄止。政府需要慈善组织拾遗补缺却又不够“松绑”;捐赠人想奉献爱心又担心善款被滥用,只好直接捐赠或不捐赠;公众一方面呼吁慈善家却又怀疑大额捐赠人的捐赠动机;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想接受救助又担心伤口上被“撒盐”;慈善组织需要资源支持却又担心成为企业公益营销的工具。

狭隘心理下的道德绑架与粗暴施舍。道德洁癖者大有人在,公众只接受完全利他、牺牲型的奉献,热衷于对捐赠人进行“道德拷问”,在质疑捐赠人动机的同时,还依据捐钱多少评判其爱心大小,于是有了2008年的“国际铁公鸡排名”和“5·12地震捐赠门”。紧随其后的是“补捐”热潮被舆论掀起。其实,这种虚假热潮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自欺。另外,“强势”行善使慈善沦为“施舍”,如给受助者贴“贫困标签”,规定受助贫困生必须参加义务劳动,免费教科书区分颜色或签订道德协议等。试想,如果受助者将不得不以残存的尊严为代价换取援助,除了激起他们对财富阶层的敌视之外,感恩之说从何谈起?在交易和施舍的过程中,势必难以产生真正的慈善。

急躁心理下的索捐与抱怨。急躁心理表现在行政力量的过度参与。其实,与其急功近利地追求目的性结果,不如春风化雨般强调过程的理性。慈善市场的急躁行为还表现在:捐赠人要受助人立即感恩;慈善组织缺乏大局观,对志愿资源“杀鸡取卵”式的伤害;志愿者缺少专业积淀,只有一腔热情,就急迫地提供志愿服务;公众缺少“陌生人伦理”,见到捐赠人舍近求远地捐赠就一味埋怨;批判富人“为富不仁”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殊不知,慈善的种子需要慈善的土壤,而慈善的土壤是由你我的一言一行汇集而成的。试问,在一个充满误解、负面情绪的土壤里怎能绽放茂盛的“爱之花”?

脆弱心理下的屈从迎合。慈善组织依靠社会公信力运行,面对“质疑”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慈善组织应该被公众舆论“绑架”。比如,慈善组织面对公众的“零成本”要求时,就不应该屈从,因为志愿有成本,慈善有成本。但有些慈善组织公开宣布自己做到了“零提留管理”并大肆宣传,这会加深社会对现代慈善运作的误解。徐永光先生曾说,“面对质疑,应告诉公众哪些质疑是对的,哪些质疑是错的”。如果因为一次“小利”,而放任和强化社会对慈善组织的错误认识,实际是在推动慈善组织的“污名化”。价值传播、理念引领和传达精神力量是慈善组织的天然使命,故不应在该正确引导的时候选择屈从。

 

学会尊重是慈善心态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如何打造闪耀着人性光辉和东方智慧的慈善“圣坛”?追根溯源,除了慈善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慈善心理还受到社会慈善认知度有限、慈善组织的精神引领功力尚浅以及社会的人文素养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认知、学会尊重是慈善心态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尊重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尽管慈善事具有弹性和延展性,但其它主体不应因此推卸自身责任,毕竟慈善事业的承载量也是有限的。

尊重现代慈善价值观。包括人道主义和人本价值、志愿精神和自愿原则、道德多层次、陌生人伦理和感恩文化、散财的效用观等。

尊重人性。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权力。道德最适合拿来约束自己,不适合用来苛求别人。即使自己做了好事,也别勉强别人去做,别责怪别人为什么不做,要把握道德的“分寸”,不要泛“道德化”。

尊重捐献人的意愿。对于他人在私域范畴的自主选择权和处置权要给予尊重,要充分维护捐赠人的隐私,做到“曝光有度”。

尊重弱者。在教育受助者拥有“阳光心态”之前,捐赠者也应以“阳光心态”来对待他们,而不是在丢下一枚硬币之后,立刻转身要求他们为这枚硬币表达谢意,要让慈善“随风潜入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慈善心理的成熟过程同样是一个“润物细无声”、默默积累正能量的过程。

(作者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践行者 担当者 开拓者——浅谈中国红十..
锐意改革,打造“红十字铁军”——关于深..
一段历史 一种精神 一面旗帜——红十字..
开启红十字事业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 新使命 新征程——学习十九大报..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